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56篇
预防医学   156篇
药学   731篇
  2篇
中国医学   13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作为促进医师流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多点执业被寄予厚望,但实践中多点执业却遭受冷遇。从制度变迁视角来看,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既有制度和思维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首先,政府管制体制具有强大的制度惯性将医师锁定在医院中,医师多点执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不统一。其次,医院之间竞争的白热化,多点执业对于医院和医师责权利分配格局统一性的挑战使医院对多点执业冷淡。再次,思维观念中的求稳倾向与追求利益的欲求,使医师对多点执业采取观望态度。因此,多点执业的制度变迁需要加快政府制度创新,为多点执业解锁,实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转变医院运行逻辑,扼制逐利动机,推行多点执业契约管理;转变医师思维模式,正视医师利益需求,构建多点执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2.
目的: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其不合理处,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规范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6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1350张,并逐一对其点评,分析其不合理使用类型,统计其占比。对使用频率前十位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其 DDDs值和 DUI值。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数424张,占全部处方数的31.41%,其中“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和“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这两种类型问题比较突出,分别占24.29%和49.29%。使用频次前十位抗菌药物的DUI值均<1。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总体趋于合理,但仍存在诸多不合理应用现象,应采取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门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2年1~12月门诊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布、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日均费用、用药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频度前3位的是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用药金额前3位的是泮托拉唑注射剂、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药物利用指数大多接近1;处方合格率为96.05%,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无指征用药.结论 该院门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该院红花注射剂使用现状和不良反应,强化合理用药观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调取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该院红花注射液使用相关数据汇总,并对其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情况进行分与评价.结果 2011-2013年红花注射液总体消耗亦呈现增长趋势,2010使用率最高;2013年红花注射液DDDs最高,另依次是2010年、2012年、2011年;DDC值以2012年最低,其他几年比较接近;2010年和2012年上报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6例,2011年和2013年未收到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其表现以过敏反应为主.结论 该院红花注射液使用总体较为合理,用药水平和金额与用药数量的同步性良好,但有儿童使用和超剂量、超适应证范围用药的现象,应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分析了强迫障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学特点和相关机制,探索区分出强迫症状的合理性、荒谬性和精神病性成分。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探讨山西省儿科卫生资源分布的合理性,为了更好的存进医疗环境的改善,合理的配备山西省儿科卫生资源,为山西省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对山西省2013年卫生统计部门汇总的卫生资料信息进行整合并开展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描述山西省儿科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指标;通过资源分布的差异进行分级,利用层次聚类法进行分析;主要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聚类分析;并使用EXCEL计算基尼系数。结果山西省儿科卫生资源“高富集型”地区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类型的地区;从基尼系数角度分析,在人口分布领域仅仅儿科医疗设备的评分低于0.3,处于比较平均的水平;而在地理分布领域基尼系数均高于0.5。结论山西省在儿科卫生资源上明显的总量上不足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全省的儿童卫生资源总量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生护士比例更是差距悬殊,必须继续加大对于儿科卫生人才的建设。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析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诊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属于使用磺脲类组,对照组属于没有使用磺脲类促泌剂组。观察两组在使用药物之后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营养障碍的不良反应损害率为15.1%、神经系统损害率为9.30%。结论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有许多禁忌症,相关医务工作人员在对降糖药物的使用上要加强安全性认识,尽可能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从而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干预后的效果,分析干预后儿科病区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二次合理性评价。方法:调取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儿科病区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部例数和各病区例数明细进行比较。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模式,抽取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儿科病区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病历各300 份,统计并比较溶媒选择和溶媒溶质体积比。将我院2017 年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数量排名前5 的儿科病区,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模式,各抽取100 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二次合理性评价。结果:2017 年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年用量在临床药师对其进行合理干预后,同比下降18.39%。抽查的300 份病历中溶媒选择含氨基酸溶媒的比例由25.67%上升至73.67%,溶媒与溶质体积比逸5: 1 的比例由0% 上升至69.33%。结论:临床药师对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干预有效,但该药应用于儿童尚无权威参考依据,尤其在临床适应证和儿童用药剂量等方面急需建立适用于儿童的权威性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69.
《中南药学》2019,(10):1793-1797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以下简称"某院")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同时探索一种妇产科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住院患者中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诊断、手术情况、常见危险因素、用药前后辅助检查情况以及用药情况,并通过用药合理性评价表来评价抗凝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根据合理性评价标准对19例病例进行评价,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药物选择不合理4例(21.05%)、用法用量不合理9例(47.37%)、监测指标不合理4例(21.05%)、用药疗程不合理13例(68.42%)、更换药物不合理5例(26.32%)。结论妇科抗凝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妇产科临床药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开展知识宣教、用药建议、医嘱审核、处方点评等方式提高抗凝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也可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定期随访等工作体现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注射用化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点评,以提高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由我院信息中心导出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使用注射用化疗药物的患者用药医嘱,通过我院HIS系统,统计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使用的化疗方案及其剂量、溶媒、药物浓度、给药次序、给药速度及辅助化疗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使用注射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共992例,共计9744条医嘱。不合理医嘱533条(5.5%),涉及患者121例(12.2%)。涉及不合理医嘱最多的前3位药物分别为依托泊苷注射液(459条,86.1%)、注射用奈达铂(28条,5.3%)、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25条,4.7%)。不合理医嘱中出现的用药差错主要为溶媒选用不当(481条,90.2%)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25条,4.7%)。结论:我院注射用化疗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有些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