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61篇
预防医学   12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82篇
中国医学   97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97年 3月~ 1999年 12月 ,我们应用干扰素和双黄连治疗病毒性脑炎 42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符合《实用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的患儿 8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2例 ,对照组 40例。治疗组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3岁 11例 ,7岁 18例 ,12岁 13例。对照组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3岁 10例 ,7岁 18例 ,12岁 12例。入院时病程均为 6 h~ 7d。1.2 临床表现 治疗组及对照组发热分别为 42例和 40例 ,头痛为 33例和 31例 ,呕吐为 35例和 34例 ,惊厥为 2 3例和2 1例 ,意识障碍为 9例和 8例 ,两组临床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52.
53.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由I型单纯疱疾病毒所致,是目前眼科中的常见病,由于此病比较难以治疗,且易复发,故对视力可造成严重危胁。我院自1997年~1999年应用双黄连与阿普洛韦联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患者共36例(36眼),年龄18~62岁。其中初发者28例(28眼),复发者8例(8眼)。经裂隙灯检查,病变部位角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实质层浸润、水肿、增厚及角膜知觉减退。将36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眼,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用双黄连 3、6 g,加入 0.9%…  相似文献   
54.
55.
1996-03~1998-05间我们利用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3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8年 1 0月至 1 999年 4月 ,我院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各种临床类型口疮 41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83例 ,男 45例 ,女 38例 ,年龄6~ 6 3岁。单发性 5 5例 ,多发性 2 8例。随机分为双黄连组 41例和复 B片对照组 42例。凡口腔粘膜有溃疡 1处以上 ,周缘粘膜充血 ,触痛明显者为观察对象。局部创伤引起 ,伴有全身严重感染或有其他系统性疾病 ,1周内曾服用复 B片或抗生素者不列入观察范围。2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双黄连口服液 (郑州众生制药厂生产 ,批准文号 :豫卫药准字 (1 994)第2 2 0 0 0 1号 )。 1 0岁以下 1支 ,1日 …  相似文献   
57.
58.
双黄连粉针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双黄连粉针剂是从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药提取的黄色无菌粉剂。该粉针剂具有清热解毒、表里双解、气血两清的功能 ,有广谱抗菌和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及细菌性感染 ,亦用于泌尿系统感染 ,效果显著。近年来有报道 ,该粉针剂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现综述如下 ,以供临床参考。1 过敏性反应静滴双黄连粉针剂后 ,出现最多的为皮肤过敏反应。据报道[1] ,在 15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有皮疹为 7例 ,均为丘疹样皮疹 ,伴有皮肤充血、轻痒 ,在胸、颈部较为密集 ,均在用药后 2 4小时出现 ,停…  相似文献   
59.
笔者在 1999年遇到双黄连致过敏性休克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 ,女 ,3岁 ,因发热、咳嗽 3d ,就诊。查体 :体温 38℃ ,血压 12 / 8kPa,心率 10 4次 /min ,心音有力 ,律齐无杂音 ,二肺正常 ,腹部及其它部位未见异常。查血常规 :WBC6 .0× 10 9/L ,N 0 .38、L 0 .6 2 ,诊断为急性上呼道感染。治疗 :生理盐水 10 0ml加青霉素 32 0万u 静滴 ,青霉素皮试 (- )。双黄连 1.0g加入 5 %葡萄糖静滴。先滴青霉素 ,滴注过程中无异常反应 ,接着滴双黄连 ,进液约 30ml时患儿突感烦躁不安、胸闷、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寒颤发…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P-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固定相为Novea-Pak C18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76nm,并与中国药典(一部,95年版增补本)收载的薄层扫描法相比较。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6-1.79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62%,RSD=1.56%(n=5)。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视性好,与薄层扫描法结果基本一致,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