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9篇
中国医学   2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头花蓼有效组分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转化形式,探讨模式生物斑马鱼用于研究药物代谢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UH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Metabolite Tools~(TM)、质量亏损过滤(MDF)等代谢产物分析技术,对各成分暴露于模式生物斑马鱼24 h后的药液以及模式生物斑马鱼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筛查分析。结果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经斑马鱼作用后,主要以甲基化、硫酸化反应为主。在斑马鱼体内外药液检测到没食子酸原形成分和2个甲基硫酸化产物,以及原儿茶酸原形成分、2个甲基硫酸化产物、2个硫酸化产物。结论头花蓼有效组分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经斑马鱼代谢后存在Ⅱ相代谢产物,这与大鼠体内的代谢机制高度一致,提示斑马鱼对头花蓼有效组分的代谢具有合理性,为阐明该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羊红膻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绿原酸A,芹菜素-7-O-β-D-葡糖糖酸苷和异绿原酸C 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羊红膻不同药用部位9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混合酸(0. 1%磷酸-0. 1%冰乙酸)进行梯度洗脱,切换检测波长分别为265 nm和325 nm,柱温20℃,流速1. 0 m L·min~(-1)。采用Markerlynx XS软件对不同部位含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定量测定的9种成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绿原酸A,芹菜素-7-O-β-D-葡糖糖酸苷和异绿原酸C分离度良好,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 0%,平均回收率99. 11%~100. 76%,RSD 0. 9%~2. 0%。结果表明羊红膻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9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均表现为在叶部最大,茎部次之,根部相对最小。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羊红膻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测定炎立消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mm × 4.6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6∶94∶1),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荔枝核多酚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荔枝核的多酚类物质成分.方法:采用65%乙醇提取荔枝核,经系统溶剂萃取后,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荔枝核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Ⅰ)、原儿茶酸(Ⅱ)、胡萝卜苷(Ⅲ)和(-)-表儿茶素(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6.
马涛  时婧  张蕾  沈鹏鹏 《广西医学》2022,(2):172-178+197
目的 探讨原儿茶酸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将HPDLF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5.00μmol/L原儿茶酸组和脂多糖+10.00μmol/L原儿茶酸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加入脂多糖(10μg/mL)及不同浓度的原儿茶酸(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均培养24 h后检测相关指标。(2)将HPDLF分为si-NC组、脂多糖+si-NC组、脂多糖+原儿茶酸+si-NC组、脂多糖+原儿茶酸+si-SIRT1组。先将si-NC和si-SIRT1转染至HPDLF,除si-NC组外,其他3组均加入脂多糖(10μg/mL),在此基础上,脂多糖+原儿茶酸+si-NC组、脂多糖+原儿茶酸+si-SIRT1组同时加入原儿茶酸(10μmol/L)。干预24 h后检测相关指标。采用细胞计数检测法检测HPDLF活力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PDLF活性氧簇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PDLF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激活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  相似文献   
87.
金骨莲胶囊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肖金超  张庆捷  蒲健  谭丹  李勇军  王爱民  郑林  黄勇 《中草药》2021,52(14):4185-4192
目的建立金骨莲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E Excel 5 C18-PF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进行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建立12批金骨莲胶囊指纹图谱。对12批金骨莲胶囊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寻找不同批次金骨莲胶囊的差异成分。结果建立的金骨莲胶囊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9个共有峰,其中2、8、11号峰归属于汉桃叶,5、7、10、12、15号峰归属于大血藤,16、17、19号峰归属于透骨香,1号峰为5味药材共有,3号峰归属于八角枫和大血藤,13号峰归属于大血藤和透骨香,4、9、14、18号峰归属于大血藤和汉桃叶,6号峰归属于大血藤、汉桃叶和透骨香。通过与对照品对比指认出2、3、6、7、9、12、13、15、16号峰分别为富马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红景天苷、绿原酸、香草酸、表儿茶素、鹅掌楸苷、滇白珠苷A。12批金骨莲胶囊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10以上,HCA、PCA 2种分析方法均把样品分为了3类,结合OPLS-DA筛选出了导致各批次之间产生差异的7个差异性标志物,分别为15(鹅掌楸苷)、14、6(原儿茶酸)18、16(滇白珠苷A)、19、9(绿原酸)号色谱峰。结论该分析方法简单可行、具有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金骨莲胶囊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应用Aβ1-42寡聚体诱导SD胎鼠海马神经元制备细胞损伤模型,观察海南益智仁提取物-原儿茶酸(PCA)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RK蛋白,观察原儿茶酸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Aβ1-42寡聚体干预SD胎鼠海马神经元后,神经元生存率下降,神经元凋亡率升高,ERK蛋白表达下调。添加原儿茶酸后,模型细胞存活率改善明显、凋亡率显著性降低,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并且ERK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原儿茶酸可拮抗Aβ1-42寡聚体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枣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以70%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广枣提取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9∶80∶1),检测波长260nm。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88~0.4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原儿茶酸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1.14%。  相似文献   
90.
目的:采用Q-TRAP LC-MS/MS测定中药白及中活性成分militarine、原儿茶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150 mm×2.1 mm,3μ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AB Sciex 4000 Q-TRAP型质谱仪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对白及对照药材和白及样品分别进行检测。结果:白及对照药材中militarine、原儿茶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1.167 5,0.062 6,0.001 0 mg·g-1.白及供试品药材中militarine、原儿茶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0.708 8,0.001 1,0.000 4 mg·g-1(n=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中药白及中militarine、原儿茶酸和咖啡酸这三个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