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55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16篇
预防医学   123篇
药学   758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后负荷过高的幼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及卡维地洛的干预。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幼鼠CHF模型。术后4周随机分3组:假手术对照组、CHF组、卡维地洛组。直接灌胃给药,8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心肌病理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检测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右心室相对重量(LVRW,RVRW)、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凋亡指数(AI)、LPO均显著升高(P〈0.01—0.05);左室内压最大收缩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舒张率(-dp/dtmax)、SOD均显著降低(P〈0.01)。与CHF组比较,卡维地洛组LVRW、RVRW、SBP、DBP、LVSP、LVEDP、AI、LPO显著下降,+dp/dtmax、-dp/dtmax、SOD显著升高(P〈0.01)。结论:心室重构、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参与幼鼠CHF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卡维地洛能延缓、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CHF患者40例,并同时与单独应用福辛普利治疗的39例进行疗效比较,用药前后观察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9.4%(P<0.05),治疗组SBP、DBP、HR、LVESd、LVEDd下降明显(P<0.05),LVEF增加较明显(P<0.05)。结论ACEI福辛普利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慢性心衰的疗效。  相似文献   
63.
王中凯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501-1501,1503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CHF患者在接受常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等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从小剂量2.5~5mg,每日2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最大可耐受剂量后作为维持量观察(预定目标剂量为40mg/13)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胸比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心率影响较明显(P〈0.01),且均可耐受;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胸比减少,(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1.3%。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治疗CHF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4.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它同时具有继发于α 1受体阻断作用的血管扩张作用。卡维地洛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不影响心输出量和肾功能。它的抗高血压效果等同于其他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卡维地洛对血脂和血糖代谢的影响属中性。卡维地洛和利尿剂联合应用时有效率增加。卡维洛有很多独特的性质。除了抗高血压作用外,它在体内、体外都显示出具有抗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抑制氧自由基的作用。该药物的抗氧化性能明显地强于维生素E。在动物模型中,与其他β受阻滞剂相比、卡维地洛可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过程,减少梗死范围,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梗死后的生存率。最近的研究显示:对已经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可减少其发病半和死亡率。卡维地洛的抗氧化和抗增生作作可能优于目前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45例,随机分为心衰常规治疗组(22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23例),后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渐增至最大耐受量,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末使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老年CHF患者用卡维地洛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F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6min步行距离增加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心衰患者耐受量虽偏小,但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缩小心室,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66.
卡维地洛是一种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它同时具有继发于α1受体阻断作用的血管扩张作用.卡维地洛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不影响心输出量和肾功能.它的抗高血压效果等同于其他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卡维地洛对血脂和血糖代谢的影响属中性.卡维地洛和利尿剂联合应用时有效率增加.卡维地洛有很多独特的性质.除了抗高血压作用外,它在体内、体外都显示出具有抗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抑制氧自由基的作用.该药物的抗氧化性能明显地强于维生素E.在动物模型中,与其他β受阻滞剂相比,卡维地洛可减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减少梗死范围,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梗死后的生存率.最近的研究显示:对已经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可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卡维地洛的抗氧化和抗增生作用可能优于目前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1].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靶剂量卡维地洛(Carvedilol)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CHF患者随机分组:Betaloc组40例,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有或无洋地黄) Betaloc;Carvedilol组40例,常规治疗 Carvedilol。随访1~2年,观察二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HR)、收缩压(SBP)、心肌耗氧量(HR*SBP)、LVEDD、LVESD、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carvedilol组在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改善上较betaloc组更明显(P<0.05);但治疗后组间HR降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MWD也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尤其carvedilol组(P<0.05)。Carvedilol组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联用靶剂量carvedilol治疗CHF安全有效,可在ACEI上进一步延缓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和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KP-1)的影响。方法将21只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卡维地洛组、洛沙坦组组药物干预,并设WKY为对照,分别用免疫沉淀法和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ERK活性和MKP-1mRNA的含量。结果①给药8周后,卡维地洛组和洛沙坦组SHR的血压均较SHR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心肌肥厚指数也降低(P<0.05),其中洛沙坦组心肌肥厚指数降低更明显(P<0.05);②给药后,卡维地洛组和洛沙坦组SHR心肌组织中ERK活性较SHR对照组下降(P<0.01),MKP-1mRNA的表达增加(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卡维地洛和洛沙坦均可通过增加MKP-1表达,降低ERK活性型的活性ERK抑制MAPK信号途径,逆转增加MKP-1表达,从而明显减轻心肌肥厚程度。  相似文献   
69.
据近期卡维地洛对存活率影响的前瞻性随机试验表明:卡维地洛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残率和死亡率。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卡维地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维地洛(carvedilol)作为新一代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为了探讨其疗效,对1439例原发性高血压(PHT)进行了随访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