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78篇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8例,其中单发肌瘤(单发组)和多发肌瘤(多发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UAE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3年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组间缩小率方面以及两组复发率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UAE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的均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对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3例脑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高级别胶质瘤18例,单发脑转移瘤15例,分别行常规磁共振平扫、DKI及常规增强扫描.经后处理分别得到DKI相关参量图,分别测量在肿瘤实性部分、瘤周水肿区域的各参数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区域的各相对参数值平均弥散峰度(MK)、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系数(MD),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肿瘤实质部分,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MK、FA、MD各相对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29、0.645、0.84).在瘤周水肿区域,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MK、FA、MD各相对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3、0.04).结论 (1)DKI各相对参数MK、FA、MD在肿瘤实质部分对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没有明显价值.(2) DKI各相对参数MK、FA、MD在瘤周水肿区域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常见良、恶性单发结节的CT平扫及单期增强影像特征,应用多征象联合的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6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7例,腺瘤7例,甲状腺癌27例),比较分析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征象(包括是否囊变、增强后结节与甲状腺组织的边界、钙化、甲状腺边缘腺体的完整性、增强扫描结节实性成分密度是否均匀及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区分主要征象及次要征象,使用主次多征象联合方法判断结节性质.结果 经x2检验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以上影像征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囊变、增强后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边界不清晰及颈部异常淋巴结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危险征象(OR值分别为10.672、27.188、94.000),上述3个征象作为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主要征象,其他3个征象作为次要征象,以2个主要征象加1个次要征象或1个主要征象加3个次要征象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最低标准,诊断本组恶性结节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8.2%,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0.9%,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8.5%.结论 CT平扫及单期增强检查对评估甲状腺常见单发结节性质具有重要价值,应用主次多征象联合判断的方法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4.
改进的大鼠单发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实验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实验用油包水型完全弗氏佐剂(CFA)进行大鼠单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制备出一种音发性关节炎模型,对此模型动物进行的实验观察表明:注药侧踝关节在注药后几小时即开始出现急性红肿,3周后肿胀稳定于一定水平,保持6周以上;注药侧踝关节的屈、伸关节疼痛试验评分明显升高,踝关节坟痛阈值显著降低,即出现了明显的患侧痛敏,并可稳定持续几周。注射佐剂后第4周和第6周进行X线检测显示:注射CFA的踝关节关节囊肿胀,关节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320容积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肺动脉灌注指数(PPI)对单发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40例单发性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及320排CT灌注成像影像资料(恶性结节24例、良性结节16例),PET/CT以结节18F-FDG摄取值SUV≥2.5为诊断恶性结节阈值,18F-FDG PET/CT联合PPI则在SUV≥2.5诊断阈值的基础上综合PPI<50%判定,并分析SUV与PP均值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PET/CT联合PPI正确诊断38例,其中恶性结节22例、良性结节16例,误诊2例。18F-FDG PET/CT联合PPI诊断肺单发结节的敏感性91.6%,特异性100%,准确性95.0%;18F-PDG摄取值SUV在良、恶性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5),而PPI均值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SUV与PPI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0,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PPI可以提高诊断肺单发肺结节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26.
【摘要】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联合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多参数值对术前幕上单发大脑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单发脑转移瘤(M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术前常规MRI检查考虑为幕上单发的HGG或MET的住院患者,对其进行1H-MRS及多b值DWI成像,利用后处理软件重建波谱图及各b值对应的ADC图,分别于各肿瘤瘤体区、瘤周区及对应正常脑质的合适层面勾画兴趣区(ROI),分别记录其平均Cho/NAA值、Cho/Cr值、 NAA/Cr值及ADC值,最终满足纳入标准的有4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HGG 24例,MET 25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HGG与MET的诊断效能。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两种技术联合鉴别HGG与MET的预测概率,然后绘制ROC曲线分析MRS、多b值DWI及两种技术联合三种方法鉴别两种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瘤周区平均Cho/Cr值为MRS鉴别两者的最佳参数,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87%。当b=1000s/mm2时相应的瘤周区ADC值为DWI鉴别两者的最佳参数,其AUC为0.863,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78.9%。联合两种技术的最佳鉴别参数,即瘤周区平均Cho/Cr值和b=1000s/mm2时相应的瘤周区ADC值,绘制ROC曲线分析MRS、高b值ADC值及两种技术联合鉴别两者的诊断效能,发现两种技术联合时AUC最大,为0.973,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100%。结论:1H-MRS联合多b值DWI对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其中任一成像技术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7.
甲状腺转移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余祥  罗小平 《江西医药》2007,42(2):110-1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 6例甲状腺转移癌中,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原发食道癌2例,肺癌、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各1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单发结节型4例,表现为甲状腺叶内单个结节状低密度灶,重度强化,但仍呈相对低密度,边缘清楚或部分模糊,其中1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强化.多发结节肿大型2例,表现为甲状腺显著肿大伴内多发结节低密度灶,不均强化伴内不规则坏死区,其中1例伴有粗钙化灶.结论 甲状腺转移癌CT表现多种多样,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肿大型,厚壁囊变型,病灶内可伴钙化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性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表现相似,无特征性,确诊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但有恶性肿瘤既往史,年龄大于50岁,CT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肿大或厚壁囊性灶的患者应考虑甲状腺转移癌可能,CT能为临床提供转移灶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及有无同时伴颈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的推移、侵犯.  相似文献   
28.
在甲状腺上发现的肿块,尚不能确定是什么诊断,这种甲状腺的肿块统称为甲状腺结节。可以是单发结节,也可以是多发结节,可以是良性病变,也可以是恶性病变。对任何年龄出现的甲状腺肿块,无论单发或多发,包块质地、光滑度如何,均应提高警惕。青年或儿童患者近期出现的孤立单发结节、质硬而不规则,有压迫症状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或静止性肿块近期增大,尤其是儿童期颈部有X线照射史均提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脑胶质瘤与脑单发转移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hillps 1.5T Intera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收集到的18例脑胶质瘤与15例脑单发转移瘤病例全部均行常规MRI(包括T1WI、T2WI、FLAIR、增强后T1WI扫描)及弥散加权像。梯度场切换率为120mT/mS,头颅线圈,行轴位扫描。在X,Y,Z轴三个方向施加弥散梯度。弥散系数b=0s/mm^2及b=1000s/mm^2,测量了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转移瘤的肿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的ADC值分别为(1.03±0.18)和(1.60±0.36)。胶质瘤的肿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的ADC值分别为(1.72±0.49)和(1.44±0.39)。15例转移瘤的肿瘤实质部分ADC值与18例胶质瘤的肿瘤实质部分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转移瘤的瘤周水肿的ADC值与18例胶质瘤的瘤周水肿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对术前鉴别单发转移瘤与胶质瘤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状腺单发结节在临床尚难亦作出正确的诊断,所谓的单发结节是指甲状腺局部腺体增大而形成的结节,其性质可为腺瘤,腺瘤囊性变,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癌。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恶变率是多发结节的2~3倍。因此单发结节在诊断及外科治疗上是重要的,尤其在术式的选择上也是极为重要。就我科从1985的~1990年间对20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