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7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496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396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882篇
内科学   902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336篇
综合类   2635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1005篇
  4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7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57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401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452篇
  1989年   460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OsMcAb)是用来诊断早期恶性肿瘤,其中对成骨肉瘤特别敏感。它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异体和异种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国内尚未见报道,在国外仅有个别报道。我科自1990年5月始用于临床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离纯化鼠源性抗肥大细胞FcεRⅠα(高亲和力的IgE的Fc段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先培养ER-E5.3细胞,获得大量的含抗肥大细胞FcεRⅠα的单克隆抗体的培养上清。然后应用A蛋白-Sphrose CL-4B制备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单克隆抗体。结果 分离纯化的单克隆抗体纯度高,活性强。结论 应用A蛋白可以很好分离纯化细胞培养上清中的鼠源性抗肥大细胞FcεRⅠα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73.
赵普宁  张泺 《眼科研究》1989,7(3):132-134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占角膜病首位,但目前仍缺乏理想的病因诊断方法。过去有细胞学检查,病毒分离和免疫荧光的检测等,近年来免疫酶技术发展迅  相似文献   
74.
75.
马军  陆泽生 《循证医学》2007,7(4):213-215
4背景 CD33是一种细胞表面的受体,它只存在于粒单细胞表面。体外研究表明,抗CD33抗体与受体结合后导致了剂量依赖性的细胞凋亡.这与其他抗体如CD22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方式是相似的。由于CD33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幼稚细胞中广泛表达(〉90%),而在大多数的非血液系统的组织则不表达.故针对CD33的抗体类药物.如联合了刺孢霉素的抗CD33抗体吉姆单抗奥佐米星(Gemtuzumab Ozogamicin,GO)已用于治疗AML的病人。  相似文献   
76.
77.
本文研究了Balb/c小鼠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乙酰胆碱酯酶单克隆抗体对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理。小鼠腹水抗体经蛋白A琼脂糖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达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11株单克隆抗体,滴度在1:5000~1:300 000范围内。在以乙酰胆碱为底物的催化反应中,3F3、2G8及1H11三株杂交瘤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单克隆抗体用量的加大而增强。但在以乙酰靛酚为底物的催化反应中,仅3F3显示抑制作用。因而推论,3F3作用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中心,而2G8及1H11可能作用在活力中心的邻近部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中心不仅是酶的催化部位,而且也是酶分子上的一个抗原决定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中心具有催化及诱导抗体产生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78.
79.
HLA-Ⅱ血清学分型与微量SSP法基因分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1)微量PCR-SSP法检测的110例样本中,99例检出HLA-DR的396个等位基因、11例检出HLA-DQ的22个等位基因,检出10%的单倍型个体;(2)两种方法对比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检出错误或漏检率较高,其误差在DR和DQ分别为38.81%和50.75%;(3)错误发生和易混淆的抗原为:DR15/16、11/12、13/14、8、12和DQ5/6、8/9。结论微量SSP法可以准确检定血清学易漏检和发生错误的抗原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