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3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医联体的内涵和区块链技术的特征,阐述区块链技术在医联体中具体应用,包括建立医疗大数据、医疗机构认证等方面,提出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相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2.
医联体框架下各省市关于强基层举措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国内各省市陆续开展医联体框架的建设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做法,为更好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出意见建议.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筛选有关医联体框架下强基层的文献,归纳后采用对比分析法,得出结论.结果 总结得出以病人、核心医院、合作医院与政府四类不同角度下医联体工作推行当中面临的问题.各省市就实际情况也开展了如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强基层的措施.结论 目前全国医联体还处于探索模式,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度设计.通过医联体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从而达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  相似文献   
83.
《现代医院管理》2017,(2):56-59
以苏北医院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临床骨干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例,结合SWOT分析法,对这种模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适应苏北医院医联体基层单位临床骨干人才培养的相关改进和整合措施,为医联体人才培养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4.
《现代医院管理》2017,(5):15-17
作为推动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医疗体系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广州市从化区医联体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通过探讨广州从化区医联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区域医联体顶层设计的必要性,挖掘了区域医联体顶层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医联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区域医联体顶层设计的策略,为其他地区区域医联体模式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5.
《现代医院》2017,(12):1720-1724
2017年分级诊疗模式在广西医院实行,医联体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措施。从信息化角度分析,医联体医疗内信息的安全和各医院异构系统间高效互联互通是医联体落地关键。作为区内首屈一指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顺势而为,借医改势头,有序推进医院的"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开展"互联网+门诊流程优化"、医保收费、影像云数据中心、远程会诊中心、集成平台、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等方面,不断夯实医院医联体建设的基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6.
徐海红  王永利  闫巍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4):3026-3031
老年共病现象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衰弱共病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问题且跌倒、失能及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共病与衰弱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老年人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升高、医疗负担加重,为全科医学带来了新挑战。本文聚焦老年衰弱共病患者现状、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如下:在紧密医联体模式下由全科医生主导组建多学科团队并实行全人管理,涉及规范用药方案、改善认知功能、关注精神-心理问题、联合康复锻炼和营养治疗等,以期在治疗多种慢性病同时逆转衰弱或延缓衰弱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建立并完善上海市松江区复旦儿科医联体双向转诊体系,提高儿科转诊效率和质量。方法 以复旦儿科医联体为平台,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基本特征、转诊类型以及转诊至儿科各亚专科的病种情况。分析比较2020年与2019年转诊病例的病种分布特点、实际就诊数量、失访数量及有效转诊率。结果 2019—2020年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通过复旦儿科医联体平台共转诊306例患儿,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小时,最大为14岁2个月,以1~6岁幼儿和大于6岁学龄期儿童为主,分别占36.9%和41.8%。依据患儿病情特点建立新生儿、危重症患儿、专科疾病三分类转诊流程,其中专科疾病转诊234例(76.5%)、危重症转诊44例(14.4%)、新生儿转诊28例(9.2%)。2020年与2019年转诊病例在性别、年龄分布、转诊类型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2019年转诊病例实际就诊101例,有效转诊率65.6%。改进转诊登记-随访-反馈一体化管理体系后,2020年转诊病例实际就诊122例,有效转诊率80.3%,较2019年有显著提升(P=0.004)。儿科转诊需求最多的亚专科前3位是:急诊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及儿外科(并列第三)。结论 依据病情分类转诊可以为患儿提供最及时、最高效的优质医疗服务。通过“转诊登记-随访-反馈”一体化双向转诊体系显著提高了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转诊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8.
通过互联网技术、市卫生健康委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组建三甲医院专业远程医疗服务团队等方式,搭建以三甲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医联体平台,制定医联体内机构间转诊、会诊、远程联合门诊等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并在重庆市进行应用示范,提高了传统医联体管理服务水平,延伸了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基于区域电子健康卡的医联体平台能提升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卫生所等医疗机构之间转诊、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机构之间协同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病人信息可追溯;通过区域电子健康卡,大幅度降低医联体医疗机构间系统对接、互联的难度和工作量;通过组建三甲医院专业远程医疗服务团队,可全面提升二级医院、社区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患者不出户、不出区即可享受三甲医院医生的医疗服务,延伸了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89.
陈然  王润玲  何家才  王元银  邵建  刘宇光 《安徽医学》2021,42(12):1431-1434
目的 调查安徽省口腔专科医联体建设现状,分析安徽省口腔专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安徽省口腔专科建设融入长三角地区医疗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20年11~12月对安徽省口腔专科医联体内所有医院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运用统计描述、χ2检验和t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医院共有医护人员487人,其中男性286人(58.73%),女性201人(41.27%),医护比为1:0.43;技工24名,医技比为1:40;牙椅499张,牙椅与技工之比20.79:1;床位494张,床护比1:0.30;仅3个诊疗项目在调查医院中全部开展;加入与未加入其他医联体两类医院医护人员一般情况比较发现,职称、学历与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人才匮乏,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30.80%.结论 安徽省口腔专科建设能力不足,通过对人才队伍及信息化建设等方式,逐步缩小与沪、苏、浙地区间差异,推进安徽省口腔专科加速融入长三角地区医疗发展.  相似文献   
90.
加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是保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重要方面。笔者及其团队对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检验培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首先分析了这种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其次以北京市朝阳区社区检验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建立不同层面的社区培训体系,从最基本的社区检验全员上岗培训,到提高岗位能力的骨干培训,再到提升整个检验服务能力的医联体对口培训。针对培训目标建立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后评价体系,在不同层面培训中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为逐步加强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最后探讨了这种培训模式在社区检验人员培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社区检验培训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