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4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46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827篇
预防医学   433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2650篇
  9篇
中国医学   1359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50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本文采用酸性洒料比色法测定甲氧异腈冻干品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溴甲酚紫1.5ml,PH值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5ml,氯仿5ml提取,经振摇2min,静置15min为较理想比色条件,显色液稳定,甲氧异腈浓度在4-2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了解艾芬地尔干预对氯化锂(LiCl)-匹罗卡品(Pilo)致(癎)大鼠脑电图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方法:通过腹腔注射LiCl-Pilo建立癫(癎)动物模型.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艾芬地尔干预组,分别在造模后第7、15、30、60天四个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脑电图改变,每一个时间点5只大鼠.结果:对照组无NFDA1性发作,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后,干预组及模型组的脑电图波幅及频率骤然减低,在慢性期干预组较模型组的波幅逐渐增高,频率逐渐增快,但仍未达发作当时的水平,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模型组更早更快趋于正常化.结论:艾芬地尔在LiCl-Pilo致(癎)大鼠模型中具有抗惊厥作用,慢性期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75.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11):1066-1066
伦敦圣乔治医院的John A.Dormandy医生及其同事在10月8日的《柳叶刀》(Lancet2005;366:1241-1242,1279-1289)杂志上报告,使用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并减少非致命性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以50例脑梗塞为观察组,4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噻氯匹定对脑梗塞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治疗前,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PAR)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观察组PAR非常显著地低干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3)观察组各亚组治疗后PAR大多非常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1)。(4)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15.8±0.98;治疗后8.2±5.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77.
时海燕  徐男  赵霞  崔彦伟  王平 《中草药》2023,54(10):3120-3131
目的 分析六神曲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炮制前后(炒、焦)的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mass spectrometry,HS-GC-IMS)测定六神曲生品、炒品和焦品的挥发性有机物,构建HS-GC-IMS指纹图谱,采用VOCal软件对检测到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t检验等对样品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基于HS-GC-IMS技术从六神曲生品、炒品和焦品中共获得了80种挥发性有机物,定性鉴别出60种;构建了六神曲生品、炒品和焦品的HS-GC-IMS指纹图谱,通过PCA、PLS-DA、t检验等分析方法可将三者进行区分,己醛-D(hexanal-D)、乙醇(ethanol)2种物质可作为六神曲生品的特征性成分;丁醛(butanal)...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3日—4月7日于我中心住院治疗的6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1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同时,根据患者临床分型对上述患者实施非重症组与重症组亚组分析。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非重症组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重症组患者中,治疗组核酸转阴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3.62±2.12 )d vs.(9.25±0.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腹泻发生率为46.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为轻到中等程度腹泻,经对症治疗后腹泻症状消失。结论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新冠肺炎非重症患者效果不明显,治疗重症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更长,虽临床应用总体安全性较好,但存在腹泻等不良反应,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9.
复方黄芪袋泡饮改善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黄芪袋泡饮改善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研究刘志泉*陈跃*李岩飞*丁煜*为寻找一种比传统扩血管药物更为有效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以改善冠脉血供,降低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我们依据中西药理论,结合现代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科研成果,研制了以黄芪、阿司匹林为主要...  相似文献   
80.
研究国内来源于地榆属8个不同种、变种与变型的地榆及2种混淆品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其粉末的鉴别特征,并分别列出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