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72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880篇
预防医学   40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27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内科医师的学术交流、讨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本刊主编:王振义、陈家伦;副主编:邓伟吾、刘志红、吕传真、宋善俊、陈顺乐、钟南山、高润霖、翁心华、樊代明。办刊宗旨: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诊治技能,拓宽临床诊断思维,丰富诊治经验,以综合提高对内科疾病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的  相似文献   
82.
牛鸿 《健康向导》2012,18(1):37-37
为了让妈妈做好家庭保健,大病到医院,小病自己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非处方药(OTC),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治疗轻症的疾病。  相似文献   
83.
正如何判断一款茶叶的老嫩程度样制作出来的成品茶叶,外形的品质呢?从外形上审评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看起来才会较高。反之,如果采摘时因素,但主要还应从芽叶的比例以及鲜叶的老嫩不均匀,制作出来的成品叶质上的老嫩程度等来综合判断。茶叶品质会相对较差。在炒制过程当采摘的时候要注意老嫩均匀,这中会很容易导致茸毛的脱落。  相似文献   
84.
<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一大原因。据估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0万新发病例。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有超过40万患者死亡,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6位。早期诊断乳腺癌和预测患者预后是临床一大难题。对乳腺癌进行筛查和检测常规用乳腺钼靶摄影,但是,它对中老年妇女显示效果最  相似文献   
85.
刘月  罗云  谭婷  廖正根  杨明 《中草药》2020,51(24):6405-6413
煎煮时间对于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成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对中医药典籍《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的煎煮时间及其煎煮终点的判断经验进行了整理,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认为影响煎煮时间的因素主要有病证、方剂功效、药物药性、药材性状等;通过对其总结,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方法,以期能为中药汤剂煎煮时间及现代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寻求合理的科学依据,为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危险因数,并针对这些因数探究相应的预后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2013年五年间收治的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探究相关疾病危险因数,并将这些危险因数进行科学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是导致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主要危险因数,我院针对这些危险因数进行了合理划分,并对相应患者进行了对应治疗,50例患有脑梗塞后出血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病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大面积梗塞、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侧枝循环障碍可以导致脑梗塞后出血,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数。科学检查患者患病的危险因数,认清脑梗塞后出血的危险因数,并对患者进行相应预后治疗,对于提高脑梗塞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凝血功能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临沧市人民医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4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检测结果与正常指标的比较情况为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凝血功能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良好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病残病死率则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的下降则尤为明显,两组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正>道德判断是主体根据自己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的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规范,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善恶价值的断定。许多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判断会受到推理的社会背景[1]、道德判断任务的指向[2]、道德两难问题的内容[3]等因素的影响。在影响个体道德判断的主观因素上,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判断的理性模型和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聚焦于理性模型的实证研究,特别表现为以下两点:道德判断起源于直觉还是有意识  相似文献   
89.
陈一 《健康博览》2012,(8):38-38
陈一一般说,自卑的心理特点是这样的:●他自身对自己的看法是不客观的,或者说对自己还没有健康和客观的标准。没有良好的自知之明。●他太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外界任何的判断和反应都会让反应过度。●他喜欢比较,但标准有偏差。他因为在乎自己,所以要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定位和生存的方式,所以,他的满足和愉快感更多的是来自于比较。他只和好的比较,不和坏的比,找错了比较的对象,也因此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对自己没有了信心。  相似文献   
9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475-1476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设为脑梗塞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中心6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并将脑梗塞组患者依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两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记录比较脑梗塞组和对照组DDIMER水平;并比较治疗3个月后脑梗塞组中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DDIMER水平。结果脑梗塞组DDIMER水平为378.54±36.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不良组DDIMER水平为736.56±64.23μg/L,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质量与DDIMER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DDIMER水平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