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87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1370篇
基础医学   44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372篇
内科学   431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3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27篇
综合类   11864篇
预防医学   482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301篇
  75篇
中国医学   13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56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745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955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892篇
  2015年   875篇
  2014年   1810篇
  2013年   1765篇
  2012年   1991篇
  2011年   2073篇
  2010年   1999篇
  2009年   1803篇
  2008年   2050篇
  2007年   1754篇
  2006年   1482篇
  2005年   1632篇
  2004年   1352篇
  2003年   1152篇
  2002年   992篇
  2001年   866篇
  2000年   627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12.
13.
目的研究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160例胎儿臀位异常产妇,根据产科医师评估建议结合产妇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剖宫产组(82例)、臀位助产组(52例)和臀位牵引组(26例)。剖宫产组选择剖宫产,臀位助产组选择臀位助产术,臀位牵引组选择臀位牵引方式助产术。观察比较三组胎儿体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产妇产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臀位助产组及臀位牵引组胎儿体重分别为(2.88±0.32)、(2.91±0.24)kg,均明显轻于剖宫产组的(3.45±0.56)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臀位牵引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08%、61.54%,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剖宫产组胎儿死亡率分别为1.92%、0,均显著低于臀位牵引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4.51±0.54)d显著短于臀位牵引组的(5.02±0.58)d、剖宫产组的(7.54±1.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牵引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5.38%显著低于臀位牵引组的65.38%和剖宫产组的3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臀位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05)。结论臀位助产术应用于异常分娩中不会对产妇造成较大的手术伤害,产妇产后并发症较少,恢复快,但臀位助产术可使胎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仅适用于体重较小的胎儿,临床应用前必须预先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第5届分娩性臂丛损伤暨周围神经新进展"将于2020年3月20日—23日在上海举行。内容:分娩性臂丛损伤的神经和功能重建、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和科研进展、成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等,将行分娩性臂丛损伤手术示教。学习班将授予Ⅰ类学分10分。欢迎全国同道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剖宫产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分娩的方式和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分娩产妇取300例作为观察组对象进行研究,并随机抽取同期100例非疤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共有103例行阴道试产,其中有58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为56.31%,剩余197例行剖宫产.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剖宫产,且其产褥病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02%和1.02%,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的12.62%和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不良反应指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后需要加强孕期管理,并严格评估,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对于满足自然分娩的产妇,可鼓励其进行阴道试产,并对产程进行密切观察,减少对婴儿和母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子宫肌瘤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接诊的孕妇共120例,其中观察组60例孕妇为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者,对照组60例为妊娠期无合并子宫肌瘤者。对照组的正常妊娠孕妇不做特殊处理,给与常规产检和饮食,观察组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根据肌瘤大小和特性针对性做特殊处理。观察两组孕妇的并发症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以及术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合并子宫肌瘤组自然分娩率28.3%,对照组59.4%,组间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自然流产、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妊娠孕妇的对照组新生儿结局与术后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子宫肌瘤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降低自然分娩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对于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加强保健工作,防治不良事件发生,根据孕妇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炎症因子、补体及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78例待产孕妇,按照是否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167例和对照组111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分别在宫口开至2~3 cm时(T1)、宫口开全时(T2)、胎儿分娩后(T3)、分娩后24 h(T4)观察2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IL-1β、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产程时间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T2、T3、T4时的VAS评分较T1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T2、T3、T4时刻的IL-1β、IL-6、hs-CRP水平较T1时刻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T2、T3、T4时刻的补体C3、C4水平较T1时刻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T2、T3、T4时刻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妇各时刻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补体和T淋巴细胞水平,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凝血功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睢阳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分娩结局。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PT、APTT、TT、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分娩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与地屈孕酮联合治疗先兆流产,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流产发生率,提高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分娩预演对初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和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86例,按产前分娩教育方式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孕妇产前接受常规产前健康教育课程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分娩预演实践.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自然分娩成功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娩总产程和第一、二、三明显缩短;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自然分娩成功率、GSES评分均明显提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感染、尿潴留、乳汁淤积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常规产前健康教育培训结合产前分娩预演实践的产前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