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6篇
  免费   1322篇
  国内免费   992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293篇
妇产科学   194篇
基础医学   1623篇
口腔科学   410篇
临床医学   2760篇
内科学   2179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351篇
特种医学   6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06篇
综合类   6710篇
预防医学   1994篇
眼科学   226篇
药学   3646篇
  30篇
中国医学   4955篇
肿瘤学   633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592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1119篇
  2013年   1067篇
  2012年   1582篇
  2011年   1632篇
  2010年   1458篇
  2009年   1589篇
  2008年   1604篇
  2007年   1654篇
  2006年   1650篇
  2005年   1760篇
  2004年   1316篇
  2003年   1216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814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232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观察肠炎1号中药液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炎1号中药液。治疗后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疗效。检测并比较患者外周血清中T细胞相关炎性反应递质的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分布面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2.8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4)和IL-4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17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IFN-γ/IL-4和IL-17/IL-10的比值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LRP-6、Caspase-1、IL-18基因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1号中药液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促使T细胞Th1/Th2及Th17/Treg介导炎性反应递质朝炎性抑制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24.
25.
26.
欢迎登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cjcv.org.cn。网站开设了本刊快报(包括当期内容和下期预告)、指南与共识(包括最新和经典指南与共识)、专题评论、继续教育园地(包括讲座、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等)、数字化期刊(包括往期内容、e-Pub)、会议资讯及编委风采等模块。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次生产物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和脱水淫羊藿素的制备及HPLC含量测定法。方法通过酸解法、酶解法或酸解-酶解结合法制备淫羊藿苷次生产物。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3种淫羊藿苷次生产物的含有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70∶30);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硫酸水解淫羊藿苷可获得淫羊藿次苷Ⅰ,β-葡萄糖苷酶水解法可获得宝藿苷Ⅰ,酶解-酸解结合法可制备脱水淫羊藿素。该含量测定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8%,RSD在1%以下。结论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得率高,产物分离纯化步骤较简便,纯化产物纯度高。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淫羊藿苷次生产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瘢痕组(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组(10 ng/ml TGF-β1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5 min^12 h)、Smurf2 RNA干扰组[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2,Smurf2)siRNA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72 h]、补骨脂素组(10μmol/L补骨脂素处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继续培养72 h)、补骨脂素+TGF-β1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补骨脂素培养72 h后加入TGF-β1培养6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urf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 SMA,α-SM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1蛋白分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瘢痕组Smurf2蛋白[(0.83±0.08)比(0.38±0.07)]表达增加(P<0.05);与瘢痕组比较,Smurf2 RNA干扰组TGF-β1[(2.2±0.18)比(4.2±0.47)]表达降低(P<0.05);TGF-β1组Smurf2[(0.71±0.06)比(0.42±0.04)]、α-SMA[(1.42±0.12)比(0.91±0.09)]蛋白表达增加(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0.72±0.09)比(0.41±0.07)]表达增加(P<0.05);补骨脂素组Smurf2[(0.05±0.01)比(0.42±0.04)]、α-SMA[(0.71±0.07)比(0.91±0.09)]蛋白表达降低(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0.12±0.04)比(0.41±0.07)]降低(P<0.05)。结论补骨脂素可能通过TGF-β1/Smurf2信号通路抑制α-SMA蛋白表达,从而降低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起到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Interventional Neurology》杂志社、世界卒中组织(WSO)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定于2015年6月12-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脑血管病及神经血管介入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注册代表将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8分。1.会议内容及指导思想瞄准国际脑血管病研究的最前沿,把握神经血管介入技术的新动向,突出创新,倡导百家争鸣,搭建展示我国脑血管病研究进展的国际舞台。会议议题包括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