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91篇
  免费   11624篇
  国内免费   4024篇
耳鼻咽喉   604篇
儿科学   817篇
妇产科学   1111篇
基础医学   4993篇
口腔科学   748篇
临床医学   68596篇
内科学   9160篇
皮肤病学   871篇
神经病学   2101篇
特种医学   65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8867篇
综合类   84917篇
预防医学   82031篇
眼科学   995篇
药学   53622篇
  708篇
中国医学   25796篇
肿瘤学   3215篇
  2024年   2552篇
  2023年   9589篇
  2022年   7500篇
  2021年   9828篇
  2020年   10735篇
  2019年   9204篇
  2018年   4079篇
  2017年   8194篇
  2016年   8265篇
  2015年   9562篇
  2014年   19677篇
  2013年   18320篇
  2012年   23284篇
  2011年   24017篇
  2010年   21724篇
  2009年   20516篇
  2008年   22862篇
  2007年   19511篇
  2006年   17303篇
  2005年   17119篇
  2004年   14447篇
  2003年   12572篇
  2002年   9669篇
  2001年   7848篇
  2000年   6212篇
  1999年   4486篇
  1998年   3377篇
  1997年   3007篇
  1996年   2601篇
  1995年   2252篇
  1994年   1728篇
  1993年   1139篇
  1992年   960篇
  1991年   587篇
  1990年   479篇
  1989年   50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5):341-344
摘要:目的 调查全国血铅(bloodleadlevel,BLL)检测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的精密度现状,并与原卫生部发布的相关文件所给出的要求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qualityassessment,EQA)软件系统,采用2014年参加全国血铅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包括当月(2014年2月)和累积的变异系数,使用的方法、仪器以及其他室内质量控制相关信息等。使用MicrosoftExcel2007和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原卫生部发布的《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计算血铅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的通过率,并且比较不同浓度水平和不同检测系统间的通过率是否存在差异,使用χ 检验,双侧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共427家单位回报了有效结果。其中120家实验室还上报了第二个批号的室内质控数据。浓度范围在20~100μg/L 时, 当月通过率为88.07%,累计通过率为88.82%;≥100μg/L 时,当月通过率为85.26%,累计通过率为81.78%。目前我国血铅检测主要为A、B、C 三个检测系统,除系统A 累积变异系数外,同一检测系统不同分析结果浓度范围的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系统间当月和累积的变异系数,在不同分析结果浓度中的通过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铅检测项目实验室内精密度水平直接关系着检验结果的质量水平。通过对当月和累积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变异系数的监测,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的变异系数与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可以评价该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为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检验提供精密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乳腺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住院患者80例,现将其分作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由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在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后明显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索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转换分的差异。方法 从1 114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库中,分别抽取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的生理领域得分、心理领域得分的前27%(301例)和后27%(301例)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比较两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量表转换分。结果 SF-36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吸烟偏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偏好、睡眠时间、中医体质量表转换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组好饮酒者较多,睡眠时间为7~8 h者较多,平和质者较多,平和质转换分较高,8种偏颇体质转换分较低;心理领域高分组有运动习惯者较多(P<0.05),而生理领域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运动习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36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改善睡眠时间、运动习惯及偏颇体质可能会提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医院感染进行质量改进前后临床观察,探讨控制NICU医院感染更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分析NICU 2015年5月~2016年4月院感相关基线数据及造成院感的所有可能因素,并从2016年5月~2017年4月进行为期1年的相关改进措施,通过总结并对比分析质量改进前后的效果,为进一步实施质量改进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理论基础。结果:质量改进前后,NICU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68%和5.88%.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39%和2.31%。NICU医院感染以血流感染(PICC相关和败血症)为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前瞻性的有效控制院感监测方法,应加强NICU院感的定期监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综合防治措施,降低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4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面护理组,各22例。常规护理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全面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及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全面护理组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术中全面护理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面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45%(21/22),高于常规组的63.64%(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析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血液透析患者,参考数字随机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1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模式管理,观察组采取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及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病区管理评分(42.85±2.72)、基础护理评分(43.72±2.89)、消毒隔离评分(42.16±2.11)、无菌操作评分(40.68±2.68)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2.72±3.91)g/L,尿素清除率(1.56±0.87)%,肌酐水平(1080.33±98.68)μmol/L及血红白蛋白水平(108.68±6.78)g/L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士主导下的分组管理模式,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9.
《现代医院管理》2020,(3):50-55
目的降低医院药房管理和操作各工作环节的质量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FMEA)对医院药房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研究,通过对失效模式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可发现性进行评分及风险优先值(RPN)计算,量化并确定各工作环节的风险等级,针对高中风险工作环节制定管理措施和标准操作规程(SOP)。结果确定管理过程和操作过程的高风险环节21个,中风险环节11个,每个风险环节都给出相应的管理措施、SOP和培训要求,以期显著降低患者用药风险。结论基于医院药房的质量风险,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工具,对各风险环节风险优先值(RPN)量化赋值,建立了医院药房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的管理情况作为对照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的管理情况作为实验资料。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灭菌合格率均较实施前高,供应差错率较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12%(2/1697),较实施前的1.32%(21/15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较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