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31篇
  免费   3380篇
  国内免费   1853篇
耳鼻咽喉   287篇
儿科学   1495篇
妇产科学   829篇
基础医学   2314篇
口腔科学   463篇
临床医学   16289篇
内科学   5657篇
皮肤病学   337篇
神经病学   864篇
特种医学   19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7613篇
综合类   27536篇
预防医学   6799篇
眼科学   613篇
药学   12116篇
  179篇
中国医学   7259篇
肿瘤学   2023篇
  2024年   592篇
  2023年   2128篇
  2022年   1788篇
  2021年   2232篇
  2020年   2244篇
  2019年   2208篇
  2018年   1039篇
  2017年   1939篇
  2016年   2321篇
  2015年   2443篇
  2014年   4624篇
  2013年   4500篇
  2012年   5822篇
  2011年   6142篇
  2010年   5540篇
  2009年   5248篇
  2008年   5882篇
  2007年   5501篇
  2006年   4961篇
  2005年   5046篇
  2004年   3672篇
  2003年   3571篇
  2002年   2865篇
  2001年   2410篇
  2000年   1866篇
  1999年   1447篇
  1998年   1198篇
  1997年   1058篇
  1996年   978篇
  1995年   901篇
  1994年   645篇
  1993年   418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340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97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正>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瓣膜置换技术~([1]),主要用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术后并发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ysfunction,RVOTD)的患者。截至2016年6月,全球已完成约10 000例PPVI,美国多家学会近期联合发布了PPVI的操作者和机构要求的专家建议~([2])。国内自2013年完成首例PPVI以来~([3]),已有多个中心开展了PPVI,国产的自膨胀瓣膜临床试  相似文献   
42.
4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5):1431-1434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成人髋关节重建中最常见的手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痛苦,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维持髋关节稳定。术后效果与外科手术技术、生物材料和假体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人工假体按材料分为金属对聚乙烯、陶瓷对聚乙烯、陶瓷对陶瓷和金属对金属几种[2]。相比于其他材料,陶瓷对陶瓷假体在临床效果、使用寿命等方面上有着明显的优势[3],其硬度高、抗磨损力强、磨损产物少、润滑性好,有着更好的活动性能和生物惰性,但因陶瓷的脆  相似文献   
44.
《中国药房》2019,(4):518-522
目的:分离、鉴定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并研究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反相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黄皮种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氢谱(1H-NMR)、碳谱(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以阿卡波糖、阿维菌素为阳性对照,采用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分别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考察。结果:从黄皮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Ⅰ)、黄皮呋喃香豆精(Ⅱ)、Lansiumarin-C(Ⅲ)、Claucoumarin A(Ⅳ)、ClausenalansiminA(Ⅴ)、(E,E)-8-(7-羟基-3,7-二甲基-2,5-二烯基)补骨脂(Ⅵ)、Dihydroindicolactone(Ⅶ)。在质量浓度为0.25 mg/mL时,化合物Ⅰ、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32.4±1.9)%、(37.1±6.0)%、(39.5±1.1)%;在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化合物Ⅰ、Ⅳ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5%、47.9%。结论:香豆素类化合物Ⅰ、Ⅲ、Ⅴ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Ⅰ、Ⅳ具有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其中,化合物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Ⅳ的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均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对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7-07~2019-03在本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到研究中进行分析,共计50例,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5,常规护理)与路径组(n=25,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情况、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路径组高于对照组;路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更加满意并配合,可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为了通过心电图的表现,提高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将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的累计资料,作心功能评估。结果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前提下,于2004-2014年对572例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电图进行分类统计。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人数并非少见,但易于误诊,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心电图检查结果,认真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7.
血液病涵盖病种广泛,且临床复杂难治,薛敬东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在治疗血液病尤其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方面有独到见解。本文通过从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体阴用阳的生理功能、特性来辨证论治血液病,探讨薛敬东教授基于“肝藏血”理论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的临证经验。薛教授从肝郁火旺、肝郁脾虚、肝郁阴虚入手辨证论治PIT。薛教授认为该病初起为风热邪毒,伤及血络,随着病程进展,情志失调成为病情进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肝失疏泄,肝气郁滞,血行逆乱,发为各种血症。辨证施治宜疏肝气、清肝火、滋肝阴,配合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从而使肝木条达,脏腑气血阴阳调和。薛老认为“肝不藏血”的机制为:肝失疏泄,调节血行功能异常,使血外溢; 或肝失疏泄,郁而化火,血热妄行; 肝(肾)阴血不足,热妄动,血妄行,使血外溢; 肝失疏泄,木旺克土,脾气失健,不能统血,使血外溢。提倡从肝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对Ⅰ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肿瘤位于近端胃的Ⅰ期胃癌,并且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7例)和开腹组(42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理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等级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能够在保证Ⅰ期的近端胃癌患者手术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提供生育咨询以及为改善高龄女性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女方年龄≥40岁且使用自身卵子行体外受精的共2 467个治疗周期资料,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40~48岁女性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97、 2.69、2.17、2.01、1.77、1.61、1.68、1.29和1.00,44~48岁与40~43岁依次组间比较均P<0.05),尤其是44岁以上女性胚胎发育潜能明显降低(40~48岁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8.90%、43.72%、33.67%、34.29%、24.39%、21.14%、26.32%、16.67%和0%,44~48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共有518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随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40~48岁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92%、21.15%、20.79%、10.96%、18.87%、11.11%、5.88%、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种植率(40~48岁种植率分别为23.65%、19.51%、17.70%、8.54%、7.49%、10.81%、5.56%、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和活产率均显著降低(40~46岁活产率分别为18.46%、10.58%、9.90%、5.48%、5.66%、2.78%和5.88%,43~46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3岁以上者结局更差。44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0~45岁流产率分别为31.43%、50.00%、52.38%、50.00%、70.00%和75.00%,44~45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6岁女性仅1例妊娠并分娩,47岁和48岁女性均无成功妊娠。与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L组相比,AMH≤1.0 ng/mL组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下降(27.04% vs. 14.74%,22.99% vs. 13.50%,15.88% vs. 7.37%;均P<0.05),流产率明显升高(41.27% vs. 50.00%,P<0.05)。结论:≥40岁高龄女性随年龄增长生育力逐渐降低。40~43岁年龄段女性助孕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卵巢仍有一定储备者(AMH>1.0 ng/mL),但44岁以上女性原则上不再建议ART助孕,对于46岁以上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强烈建议卵子捐赠或收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