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85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1951篇
耳鼻咽喉   2689篇
儿科学   158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1828篇
口腔科学   482篇
临床医学   8145篇
内科学   1985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398篇
特种医学   9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3878篇
综合类   12959篇
预防医学   2633篇
眼科学   6211篇
药学   5070篇
  54篇
中国医学   2491篇
肿瘤学   182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641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727篇
  2016年   964篇
  2015年   1165篇
  2014年   2146篇
  2013年   2336篇
  2012年   3020篇
  2011年   3445篇
  2010年   3218篇
  2009年   3079篇
  2008年   3150篇
  2007年   2810篇
  2006年   2597篇
  2005年   2730篇
  2004年   2334篇
  2003年   2189篇
  2002年   1890篇
  2001年   1576篇
  2000年   1182篇
  1999年   1089篇
  1998年   904篇
  1997年   794篇
  1996年   751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511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DSP的人工电子耳语音信号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人工电子耳的基本原理和ClS语音信号处理方案,提出基于DSP芯片TMS320LF2407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流程,最后通过计算机对经过DSP处理后的语音数据进行了仿真和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语音与原始语音在频谱包络特征上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和认识体佩式 (SPrint)和耳背式言语处理器 (ESPrit 3G)在调试中的不同特点 ,以便更好地进行人工耳蜗调式。方法 对 9例年龄 2~ 5 4岁的全聋患者于手术后 6~ 2 4个月由使用SPrint转换使用ESPrit 3G ,比较使用不同言语处理器调试所创建的电听力图之阈值 (thresholdlevel,T -L)和舒适阈 (comfortablelevel,C -L)、以及在ESPrit 3G使用不同程序时的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使用由SPrint获得的程序佩戴ESPrit 3G ,4例患者 (1组 )感觉聆听效果满意 ,与以往佩戴SPrint无差异。有 5例患者 (2组 )从不同言语处理器所获得的T -L和C -L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使用不同的编程佩戴ESPrit3G进行声场 (啭音 )听阈测试 ,结果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问卷调查显示使用经ESPrit3G直接调试获得的程序较使用由SPrint转换而来的程序有更好的聆听效果。 1组与使用ESPrit 3G调试获得程序的 2组的声场测试结果无差异 (P >0 .0 5 )。 1组与使用由SPrint转换而来程序的 2组的声场测试结果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由佩戴SPrint转为使用ESPrit3G时 ,部分患者直接使用由SPrint转化而来的程序可能存在音量感受不足的情况 ,因此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聆听效果 ,应经ESPrit 3G重新进行  相似文献   
993.
豚鼠耳蜗和内淋巴囊水通道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不同亚型的定位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兔抗大鼠AQP1、AQP2、AQP3、AQP4的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相应AQP蛋白亚型在豚鼠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 在耳蜗组织中,AQP1、4广泛分布于耳蜗的各个区域,如血管纹、螺旋韧带、Corti器、螺旋缘、螺旋神经节等,AQP3除了在血管纹表达呈弱阳性外,其余区域的表达与AQP1和AQP4相似,AQP2则仅表达于Reissner膜。在内淋巴囊组织中,AQP1、AQP3和AQP4在内淋巴囊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纤维组织均呈强阳性表达,只是AQP3的表达强度稍弱于AQP1和AQP4,而AQP2在内淋巴囊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组织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水通道蛋白1、3、4以相似的方式广泛分布于豚鼠耳蜗和内淋巴囊组织中,而AQP2则仅表达于Reissner膜,提示不同亚型的AQP可能在不同区域协同作用参与内淋巴的调节,从而保持内耳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994.
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测试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的体系 ,研究语后聋成人和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对音乐感知的能力。方法 构建测试用的标准钢琴音调和乐曲测试素材库 ,运用该素材库在CakewalkPro 8.0平台上进行音调和乐曲的感知能力测试 ,测试对象包括已植入多导人工耳蜗的 2名语后聋成人、8名语前聋儿童和各自的正常对照组。结果 建立了一个可用于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测试的系统。音调差异感知阈 (df/f)在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后聋成人和语前聋儿童分别为 7.78%± 6 .6 3%和 14 .4 9%± 11.2 0 % ,与各自正常人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后聋成人在熟悉乐曲测试中 ,对正确乐曲的感知差异度为 - 2 .75± 0 .35 (半音 ) ,离散度为 1.5 0± 0 .71(半音 ) ,都与正常成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用数字音乐技术和MIDI软件建立的这一测试系统能够方便的测试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感知能力。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不及正常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Cochlear Implant)使双侧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语后聋患者和年龄较小的语前聋患者在言语识别方面改善较大,但对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是否受益尚存在争议。本文研究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的获益情况。方法:以语前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关注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设计语前聋青少年CI使用效果和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并分析患者人工耳蜗术后获益效果和满意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家长均对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声音获得非常满意,且认为人工耳蜗对整体综合交流能力的改善有一定帮助,患者本人及家长都愿意选择CI。结论:对语前聋青少年CI植入者不应把言语测试识别率得分的提高作为评判人工耳蜗获益情况的唯一标准,还应考虑人工耳蜗在提高患者综合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帮助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通过检测13例听神经病患者的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myogenic potentials,VEMPs),了解听神经病患者是否同时伴发前庭下神经损害,探讨前庭下神经损害与听神经病的关系。方法 记录13例听神经病患者VEMPs,观察VEMPs表现形式;分析病程、低频听阈及言语识别率与VEMPs的关系。结果 13例听神经病患者中有7例存在VEMPs异常,占54%。异常的表现形式为VEMPs低振幅和VEMPs不能引出。正常VEMPs与异常VEMPs在低频听力损失、病程和言语识别率3个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部分听神经病患者伴发前庭下神经功能异常,说明两者病变可以同时并存;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变程度方面与VEMPs无明显直接相关性,说明听神经病与前庭下神经损害两者之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就不同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特点及效果进行分析,积累经验。方法 1996年1月~2004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共开展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410例(410耳),对其中双侧内耳畸形患者82例(82耳)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不同原因内耳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特点及术后开机调试特点与耳蜗形态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了比较。结果 ①所有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都有听觉;②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术中容易出现井喷;③82例中除2例患者各遗留2对蜗外电极外,其余电极均完全植入蜗内;④术后无面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⑤术后开机调试数值与结构正常植入者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术后经过语训,1年后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伴有内耳发育畸形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可以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植入效果与耳蜗发育正常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基本一致,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作为伴有内耳畸形的深度感音性聋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998.
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的耳蜗植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与耳蜗骨化患者耳蜗植入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2月间行耳蜗植入术的8例内耳畸形和2例耳蜗骨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有外淋巴液搏动;3例Mondini畸形和1例共同腔畸形患者术中出现井喷;1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术中误将电极插入内听道后纠正;另一例耳蜗部分骨化患者植人短电极.1例Mondini畸形患者术后发生少量脑脊液耳鼻漏,保守治疗3月后痊愈,其余患者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开机.结论对于内耳畸形或耳蜗骨化的患者,耳蜗植入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对术中困难的充分估计和正确、规范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如何对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以尽快抢救患者的生命。方法 对100例呼吸困难患者,男92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平均51岁。其中脑外伤,颈、胸复合性外伤,头、面部烧伤98例(81.7%)。脑血管意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呼吸衰竭、各种药物中毒、晚期癌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22例(18.3%),均由于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行气管切开术,置入ROSCH牌一次性气管软导管,连接人工呼吸器通气,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 由于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本组患者均建立良好气道通气。48例因自身疾病严重而死亡,72例痊愈出院。结论 使用一次性气管软导管快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气体交换优于金属导管。另外连接呼吸器操作简便,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改善呼吸困难。由于气囊的作用,使气管导管不易脱落。简化了气管切开的护理。可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00.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03年,长沙)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聋人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由于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因此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前后的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标准。本指南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工作者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使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