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蝎镇痛活性肽AS中二硫键C12-C62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一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别用Ser替代蝎镇痛活性肽AS中第12位、第62位及第12位和第62位的Cys,从而构建其3个突变体。采用金属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方法对表达突变体蛋白进行纯化。采用小鼠扭体法测定3个突变体的镇痛活性。结果构建了3个突变体质粒,在BL21(DE3)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采用金属离子螯合层析方法获得了电泳纯样品。其镇痛活性明显低于Bmk AS(P<0.01)。结论3个突变体与rBmK AS镇痛活性有明显差异,二硫键C12-C62与蝎毒镇痛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众所周知,T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与抗体识别抗原是不同的。前者识别的是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复合物,受MHC限制,而后者则是识别天然状态下的抗原,亲和力较强。考虑到TCR可变区部位与抗体可变区部位有众多相似之处,即其均由两条二硫键相连的多肽组成,TCR由阿尔法(α)、贝塔(β)链组成,  相似文献   
33.
二硫键稳定单链抗体融合PE38免疫毒素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构建二硫键稳定单链抗体(B3dsscFv)融合PE38原核表达载体,实现其高效表达,并对初步纯化后的复性产物的稳定性、对肿瘤细胞的结合和杀伤活性进行测定。方法重叠PCR连接B3抗体的VH和VL片段,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ET22b表达载体(B3dsscFv-pET22b)。测序正确的PE38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至B3dsscFv-pET22b,构建B3dsscFv-PE38-pET22b表达载体。IPTG诱导转化菌,将表达的包涵体进行变性、复性后用阳离子柱Q-Sepharose进行了初步纯化,ELISA测定此融合蛋白中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及其在37℃的稳定性,并采用MTT法检测其对B3抗原表面阳性细胞HT-29的杀伤作用。结果双酶切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B3dsscFv-PE38-pET表达载体,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总蛋白量的45%左右。复性后的B3dsscFv-PE38保持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并且对结肠癌HT-29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最大杀伤率可达96%。该蛋白在37℃孵育16h后,仍能保持大部分活性。结论所获B3dsscFv-PE38免疫毒素具备导向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双重功能和良好的稳定性,为其研制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4.
人源抗狂犬病毒二硫键稳定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大肠杆菌pMAL-P2x系统中表达anti-rabiesMBP-ScdsFv融合蛋白,酶切获得目的蛋白ScdsFv,进行纯化、鉴定及简单活性分析。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全长的ScdsFv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ER2566,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Xa酶切后,经Ni柱、AmyloseResin亲和层析进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ELISA检测其结合活性。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pMAL-ScdsFv,经诱导表达、蛋白酶切、亲和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ELISA检测其具有抗原特异结合活性,其热稳定性有显著提高。结论抗狂犬病毒ScdsFv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稳定性,可作为候选分子用于狂犬病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提高可溶性HLA -A2 肽复合物体外折叠效率。方法: 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提取原核表达的HLA重链(HC)。通过离子交换及硫酸铵沉淀初步纯化后, 在β2微球蛋白(β2m)及特异性抗原肽 (Try369-377 )存在的情况下, 于pH6. 6的折叠缓冲体系中稀释复性。利用Westernblot及ELISA检测折叠产物。结果: 折叠复合物中主要含有HLA-A2 抗原肽复合物和β2m, 较少含有HC聚合体; 折叠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 2. 5倍。结论: 通过与传统方法作比较, 证实此法折叠效率比传统方法高, 为进一步HLA 肽四聚体及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的制备可提供足够可溶性的HLA -A2 肽单体。  相似文献   
36.
大肠杆菌是表达外源基因最常用的宿主之一。它结构简单 ,遗传背景清楚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相对明确。随着对分子伴侣和折叠酶研究的深入 ,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折叠机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可溶性表达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制备前阳离子脂质体并考察其相关性质.方法 化学合成含二硫键的胆固醇衍生物(2-[[4-[(羟甲基)二硫]-1-亚氨丁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酸胆固醇酯,CHETA);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空白前阳离子脂质体;以鱼精蛋白缩合质粒DNA再与空白前阳离子脂质体作用,形成载基因前阳离子脂质体;粒度电位测定仪测定前阳离子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电镜观察形态;考察在二硫键还原酶二硫苏糖醇的作用下前阳离子脂质体Zeta电位变化情况;以LacZ为报告基因转染HepG2细胞,X-gal原位染色定性观察,并定量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计算转染效率.结果 前阳离子脂质体形态近似于球体,平均粒径为145.8 nm(PDI=0.086),Zeta电位为-33.83 mV,载基因前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G2转染效率为12.18 mU&#183;mg-1 protein,是裸质粒的10.5倍.结论 二硫键修饰的前阳离子脂质体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38.
目的将抗人脂多糖结合蛋白氨基端片段(NH-LBP)抗体的Fv L链引入半胱氨酸(Cys),并表达、纯化。方法应用mega-primer PCR方法,在抗NH-LBP单克隆Fab抗体的轻链基因骨架区中引入编码Cys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序列放入载体pET-28a( ),于工程菌BL21star(DE3)中表达及TALON柱芯亲合纯化,通过ELISA法初步鉴定其与NH-LBP的结合力。结果dsFv VL链的Thr21替换为Cys,扩增出基因片段长约为650bp,经BL21star(DE3)菌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03的目的蛋白,与NH-LBP具有一定的结合力。结论抗体轻链中成功引入了Cys。  相似文献   
39.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奥曲肽进行结构确证分析。方法:采用二巯基苏糖醇还原奥曲肽二硫键,碘代乙酰胺(IAM)封闭还原奥曲肽中的巯基,测定还原前后及烷基化奥曲肽相对分子质量,并应用源后衰变(PSD)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奥曲肽、还原奥曲肽和烷基化奥曲肽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分别为1019.25,1021.24,1135.38,与 PSD 测定的序列相同,均和理论值一致。结论:本方法可以较快速分析奥曲肽结构,是此类多肽结构确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人源抗HBs靶向干扰素融合基因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抗体工程技术研制乙型肝炎人源抗HBs靶向干扰素。方法在已有的抗HBs dsFv的基础上,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抗HBs dsFv VL基因和ɑ干扰素基因连接,形成融合基因。为避免干扰素(IFN)与dsFv空间折叠的影响,其间引入15个氨基酸的柔性短肽;分别构建重链VH基因、轻链VL-IFN融合基因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载体,转染CHO。结果从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有抗病毒活性的IFN存在,活性单位为20000 U/ml;有抗HBsAg活性,D490为1.60,dsFv具有与抗原的结合活性。结论成功表达了既有抗HBs活性又有干扰素活性的融合蛋白,本研究为研制乙肝靶向干扰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