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51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986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14篇
  2篇
中国医学   465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为研究大鼠排尿过程中交感神经同副交感神经协同作用的形态学基础,通过形态学方法,用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BDA)顺行标记从脑桥排尿中枢(PMC)投射到腰6至骶1(L6~S1)脊髓节段的神经末梢。将荧光金(FG)注入盆节逆行标记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PPNs),并且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判断该逆标的神经元是否为胆碱能性的。于L1~L2节段IML区和L6~S1节段骶副交感核(SPN)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麦芽凝集素结合的HRP(WGA-HRP),分别在L6~S1检测逆标神经元和L1~L2节段检测顺行标记终末。结果显示,于L1~L2节段IML区交感节前神经元所在部位注射HRP,在同侧SPN的背内侧发现有逆标神经元,且该神经元为非胆碱能神经元,其胞体显著小于PPNs(P<0.05)。BDA标记的神经末梢主要位于L6~S1节段双侧IML区,也是SPN的所在部位,并发现有些末梢和同侧逆标的HRP阳性神经元有紧密接触。SPN中电泳入WGA-HRP,发现在L1~L2节段IML区有顺标的神经末梢。上述结果提示,脑桥排尿中枢可能通过位于SPN背侧的中间神经元对L1~L2节段IML区内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在不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中,与单链抗体相连的亲和标记肽对单链抗体与抗原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制备“VH-连接链-VL”型结构抗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时,将c-myc标记肽与单链抗体的VL连接,应用先将抗c-myc抗体固定单链抗体的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直接将单链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液相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单链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 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中,单链抗体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在液相放射免疫测定法中,单链抗体则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结论 在应用不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中,与单链抗体相连的c-myc标记肽可影响单链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993.
阿托品减轻大鼠脑缺血后再灌流损害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在神经元缺血性损害中的作用和机制,本实验观察了Ach能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影响,发现阿托品(25mg/kg,bw,ip)可明显减轻大鼠前脑缺血后再灌流所致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损害,减小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再灌流损害范围,而对局部皮质血流变化无影响,表明阿托品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不是由于改善了局部脑血流,提示Ach参与神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采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技术,对人体臂丛神经根、干、股、束各断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臂丛根部,交感神经纤维呈偏心分布,感觉与运动神经纤维各占一方。至干、股部各类纤维呈混合排列。于臂丛束部,各类纤维仍混合排列,少量切片上可见或以肌支或以皮支代表束为主情况。为此,作者认为:臂丛的修复宜采用神经外膜法。  相似文献   
995.
Chang B  Li F  Pang LJ  Hu WH  Lu TC  Li HA  Wang J  Zhu XZ  Shi DR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5):413-416
目的探讨胚胎型骨骼肌乙酰胆碱受体γ亚基(AChR-7)mRNA的表达在横纹肌肉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双重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17例石蜡包埋横纹肌肉瘤[胚胎型(ERMS)9例,腺泡型(ARMS)6例,多形型(PRMS)2例]、20例非横纹肌源性肿瘤(低分化滑膜肉瘤6例,尤文/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淋巴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和3例正常肌肉中同时检测AChR-γ和α亚基(AChR-α)mRNA的表达并比较两者比值。结果17例横纹肌肉瘤均表达AChR-α和AChR-γ,且两者表达量的比值即AChR-α/AChR-α≥1,20例非横纹肌源性小圆细胞肿瘤无AChR-1的表达,1例正常肌肉AChR-α/AChR-α<1。结论检测AChR-γmRNA的表达有助于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6.
王增珏  乔健 《现代免疫学》1994,14(3):129-133
在采用乙酰胆碱受体免疫Lewis大鼠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前,让动物口服AchR产生免疫耐受,并采用ELISA测定血清抗AchRIgG抗体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肌肉AchR含量。结果显示能预防EAMG临床发病,明显地抑制血清抗AchRIgG抗体反应,并减少肌肉AchR损失。本研究结果表明口服AchR产生免疫耐受是一种简单、有效、特异性抑制EAMG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筛选和鉴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有效抗原表位。方法:收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采用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柱(CNBr-actived sepharose^TM4B)纯化抗乙酰胆碱酯酶的多克隆抗体并定量;用纯化的抗乙酰胆碱酯酶的抗体对随机的12肽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进行5轮免疫学筛选,随机挑取克隆;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识别,识别为阳性的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并与乙酰胆碱酯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将获得的不同表位的阳性克隆分别免疫小鼠,采用Western blot筛选能刺激小鼠产生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学活性的鉴定。结果:经5轮免疫学筛选后挑取的49个克隆中,经Westem blot识别15个克隆能被抗乙酰胆碱酯酶抗体识别。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共有7种不同的表位,其中1种表位与乙酰胆碱酯酶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余6种表位与其无一级结构的同源性。经动物免疫初步实验筛选,共有5个免疫原性较强的阳性克隆,其免疫的鼠血清均可识别人乙酰胆碱酯酶。结论:获得了5种乙酰胆碱酯酶的有效抗原表位,1种可能为结构表位,4种为模拟表位。  相似文献   
998.
吕良  乔健 《现代免疫学》1998,18(2):81-82
利用盐析、免疫亲和吸附及ProteinG FastFlow完全去除20例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G)、20例抗体阴性MG、15例其它神经科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血清的Ig部分,并以ABC-ELISA观察应用上述方法提取的血清非Ig成发对AchR,PsmR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除抗体阴性MG血清经非Ig成分作用后,AchR、PsmR与其各自抗体反应反而增强外  相似文献   
999.
运动对小鼠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胆碱能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组织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测量研究小鼠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胆碱能纤维的年龄变化以及长期适量运动(跑转笼)对胆碱能纤维的影响。以同年龄对照组心重/体重比率均值的2倍标准差作为运动有效标准。结果显示,老年鼠(24月龄)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分子层和运动、体感皮质第Ⅲ和Ⅴ层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纤维密度明显低于成年鼠(13月龄)和青年鼠(5月龄)(P<0.01),后两者间除海马CA3区分子层纤维密度成年鼠稍低外P<0.05),其它各区无显著差异(P>0.05);5月龄小鼠经过8和19个月运动后,被检各区AChE阳性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年龄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从青年开始的长期适量运动能够促进海马和皮质内胆碱能纤维的增生,延缓衰老时胆碱能纤维的丢失。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和结构以及精确地确定抗体对位与抗原表位的关系 ,我们采用单克隆抗体对人脑AChE的肽库进行筛选 ,希望能找到一对一的表位对位关系。方法 :采用MGeyson的方法化学合成人脑乙酰胆碱酯酶的十肽肽库 ,十肽N端生物素化后用于ELISA检测。结果 :我们用鼠抗电鳐乙酰胆碱酯酶的单抗 1F9筛选人脑乙酰胆碱酯酶的十肽肽库 ,得到 1个抗原表位 111。结论 :抗原表位 111可以被兔抗人脑AChE的多抗和鼠抗电鳐乙酰胆碱酯酶的单抗 1F9识别 ,表明此表位序列在人脑AChE和电鳐AChE中是高度保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