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目的 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a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乌药叶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avicularin,Ⅲ)、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afzelin,Ⅳ)、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Ⅴ)、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astragaline,Ⅵ)、山柰酚-3-O-β-D-木糖苷(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ide,Ⅶ)、山柰酚-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juglalin,Ⅷ)、kaempferol-3-O-(2″-O-β-D-glucopyranosyl)-α-L-rhamn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Ⅸ为首次从山胡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32.
目的比较乌药不同炮制工艺有效成分的拿量,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乌药不同炮制品中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异乌药内酯及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乌药经炮制后,4种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而言,其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微波炮制品〉醋烘炮制品〉醋炙乌药〉酒炙乌药〉盐炙乌药乌药片。结论醋烘法和微波炮制法可作为乌药新的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333.
乌药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小鼠模型的降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乌药叶总黄酮的降脂作用。方法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脂肪肝动物模型,以不同剂量(50,100,200 mg/kg)的乌药叶总黄酮给小鼠每天灌胃,连续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观察其对肝脏脂质系数(肝脏TC、TG)、脂肪系数、动脉硬化指数(AI)、体重以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并利用棕榈酸钠(Sodium palmi-tate,PA)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通过油红O染色法检测乌药叶总黄酮对细胞内脂滴沉积的影响。结果在小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动物模型中,乌药叶总黄酮的中、高剂量均能一定程度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其中高剂量组TC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乌药叶总黄酮还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肝脏脂质系数、脂肪系数、AI及体重,并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随着乌药叶总黄酮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中脂滴形成明显减少。结论乌药叶总黄酮有较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可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对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34.
疲劳属中医学虚劳等病范畴,包括体劳、心劳和房劳。疲劳是机体各种复杂内在变化的外在表现,存在多组织、多器官、多系统、多层次的复杂变化并伴之以心理变化。中药乌药为理气散寒止痛之圣药,临床应用广泛,今就其抗疲劳机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35.
目的:观察乌药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乌药4个剂量组(0.1g/kg/d、0.3g/kg/d、0.9g/kg/d和2.7g/kg/d),分别灌胃,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测定和血乳酸测定。结果:乌药高剂量组(2.7g/kg/d)可明显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降低小鼠游泳血乳酸面积(P0.05),乌药各剂量组对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乌药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6.
目的:研究浙江省天台山产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乌药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成分,并运用波谱分析方法(MS,1D、2D-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乌药块根中分离得到2个苄基异喹啉类生物...  相似文献   
337.
本组心经热盛型用导赤散加减:生地12~15g,灯心草、甘草各3g,竹叶6g,黄连3~6g,滑石、菊花各10g;脾肾气虚型用缩泉丸加味:山药、益智仁、菟丝子各10g,乌药6~8g,五味子4g,黄芪、山茱萸8~10g,甘草3g。  相似文献   
338.
青风藤主要含有生物碱、挥发油、脂和甾体等活性成分.以青藤碱为代表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目前研究居多,其在风湿痹痛、关节肿痛、麻痹瘙痒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青风藤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质量评价方法亟需建立.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新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和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药...  相似文献   
339.
目的 基于附子强心组分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和棍掌碱共有的肾上腺素类似结构,构建了以邻二酚羟基基团与茜素红S-苯硼酸体系置换反应为核心的光化学比色传感器,用于整体评价附子配方颗粒的强心作用.方法 以传感器的响应强度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液浓度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浓度等供试品的制备条...  相似文献   
340.
目的:探讨去甲乌药碱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使用不同浓度去甲乌药碱(0、10、30、100μmol/L)培养24h后,通过划痕试验观察去甲乌药碱对平滑肌细胞趋化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试验检测去甲乌药碱对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划痕试验结果示,去甲乌药碱10μmol/L有抑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0μmol/L及以上浓度均具有抑制细胞迁移的作用(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P0.01)。CCK-8试验结果示,去甲乌药碱各剂量均有明显的抑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去甲乌药碱能抑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推测去甲乌药碱可能具有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