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9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31.
张怡  贺翔鸽  白继 《眼科研究》2005,23(1):66-68
目的 观察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双眼屈光状态基本相同,屈光度为-1 00~-6 00D,进行近视PRK矫正的患者 148例,分为术后戴角膜接触镜 3d与不戴两组。观察记录术后 3d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角膜上皮下混浊程度。术后平均随访半年。 结果 戴镜组术后2d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为 68%,对照组为 24% (P<0 05 )。戴镜组疼痛 0 5级、1级、2级的发生率分别为 58%、20%、22%,对照组为 0、54%、45% (P<0 05)。戴镜组术后 1、3、6个月的角膜haze发生率分别为 50%、32%、14%,对照组为 83%、70%、35% (P<0 05)。 结论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PRK术后疼痛等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使角膜haze发生减少和程度减轻,表明PRK术后角膜创面覆盖及上皮快速愈合是减轻haze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2.
LASEK与PRK术后角膜组织结构的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活体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 through focusing,CMTF)在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高度近视患者31人(62只眼)角膜进行CMTF检查。结果 通过连续共聚焦扫描及焦点分析,得到角膜精确的、可重复的、深径度的图像,X、Y轴和Z轴多层情况及实时四维显示。LASE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及基底细胞的形态及紊乱程度的变化、术后相同时相点产生的瘢痕均弱于PRK术后同时期。结论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可直接观测活体角膜各层细胞形态结构,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创面修复、手术效果的评价提供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日本生产的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不同程度的近视眼(共115例208只眼)进行治疗。术前按屈光度(等值球镜)高低分三组:A组-0.5~-6.00D,162只眼;B组-6.12~-8.00D,28只眼;C组>-8.00D,18只眼。术后7年随访结果。结果三组裸眼视力≥1.0分别为99.38%、85.71%、16.67%;裸眼视力≥0.5分别为99.38%、96.43%、38.89%;屈光度在±1.00D分别为96.30%、82.14%、27.78%。A、B组疗效明显高于C组(P均<0.01)。结论PRK对治疗-8.00D以下的近视是安全有效的,预测性高,稳定性好,但对-8.00D以上的高度和超高度近视因存在屈光回退,部分患者的预测性和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4.
用PTK及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对PRK进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使用光性治疗性角膜切除术(PTK)和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观察光性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症状、角膜上皮愈合及haze发生情况。方法:2001-02~2003-03期间对122人214眼屈光度在-1.50D~-5.00D之间的近视病人分别使用PTK和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行PRK手术。结果:PTK去除角膜上皮较机械方法去除角膜上皮,病人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前者角膜上皮较后者愈合快,且无一例haze发生,而后者发生5例。结论:PTK去除角膜上皮行PRK手术,术后症状轻、角膜上皮愈合快及haze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5.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眼压测量值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u X  Liu S  Huang P  Wang P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0):603-605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las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眼压测量值变化的因素。方法:对209例(364只眼)近视患者行PRK,手术前、后采用Golde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患者的眼压,并测量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进行量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随访时间>1年。结果: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术眼的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的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的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术后眼压测量值的降低与角膜厚度的减少和角膜曲率的降低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其二元回归方程为Y(手术前、后眼压差,mmHg)=1.156+0.022X1(手术前、后角膜厚度差,μm)+0.052X2(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差,D)。结论:PRK术后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前;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是导致手术前、后眼压测量值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疗效。应用美国VISX20/20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削区治疗近视屈光度为-1.75~-16.00D的患者,观察2年以上,按术前球镜屈光度分为二组,Ⅰ组为-1.75~6.00D(121眼),Ⅱ组为-6.25~-16.00D(86眼)。术后2年裸眼视力≥0.5者在Ⅰ、Ⅱ组中分别为95.9%、70.9%,≥1.0者分别为73.6%、34.9%。Ⅰ、Ⅱ组中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分别为91.7%、62.8%。角膜上皮下混浊0度在Ⅰ、Ⅱ组中分别为87.6%、66.3%,2级以上分别为0、1.2%。眼压均正常。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对低、中、高度近视、近视散光均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但对低、中度近视效果更佳,对高度近视预测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评价固体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Light BladeTMⅡ固体激光手术系统进行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6.12~-16.00D106 例180 眼,随访12 ~24 月,回顾性评价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80 眼术前平均球镜屈光度-8.19±0 .53D,术后1 年- 0.47 ±0.42D。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力43 .24 ±0 .26D,术后39 .89 ±0 .50D。在12 个月时,试矫和实矫屈光度相差0 .50D内58 .95 % ,1 .00D内93.33% ,2.00D内98 .33% 。术后1 年裸视力1 .0 占57.22% ,裸视力0 .5 占95% ,最好矫正视力达到术前水平80% ,超过1 行6 .67 % ,超过2 行3.33% ,下降1 行8.89% ,下降2 行1.11 % 。术后角膜Ⅰ级haze1 ,3,6,12 月分别是52 .22 % ,42 .78 % ,45 % ,45 .56 % ,Ⅱ级haze 分别是19 .44 % 、15 % 、12 .78 % 、8 .33 % ,Ⅲ级haze1 眼0 .56% 。10 眼屈光回退6~17 月再手术。4 眼激素性眼压升高,用药后恢复。结论:固体激光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8.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德国Keracor116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步分区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按屈光度分为二组,Ⅰ组:-6.00~-9.75D,233只眼;Ⅱ组:-10.00~-14.00D,55只眼。术后随访1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裸眼视力≥0.5者占79.4%,≥1.0者占31.6%(其中Ⅰ组≥0.5者占92.3%,Ⅱ组≥0.5者占58.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术前者占37.1%,小于术前者占6.2%,93.8%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术后1个月时角膜上皮下混浊最重;1年时最轻,87.4%的术眼混浊度为0。术后1年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内者占52.0%,±2.00D内者占80.9%。激素性高眼压占14.9%。结论准分子激光多步分级切削法治疗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对于超高度近视其安全性较高,但预测性略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PRK)后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作用。方法:对54只新西兰白兔双眼行PRK,随机分为4组,术中一次性应用0.008%丝裂霉素C(I组),术后给予0.02%丝裂霉素C点眼(Ⅱ组)及0.1%塞地米松点眼(Ⅲ组),术后平衡盐液点眼作为对照(Ⅳ组),并行裂隙灯,角膜内皮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术后4周,8周,Ⅰ组haze最轻(与对照组比较P<0.01);Ⅱ组与Ⅲ组角膜haze程度相同(P>0.05),均较Ⅳ组为轻(P<0.05),但较Ⅰ组为重(P<0.05)。光镜及电镜检查表明:Ⅳ组术区角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前基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纤维排列明显紊乱;Ⅰ、Ⅱ组及Ⅲ组上皮细胞和前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以及胶原纤维合成均受抑制,纤维排列较整齐,其中以Ⅰ组最为明显,纤维排列整齐。结论:丝裂霉素C减轻PRK术后角膜haze,且无明显副作用,可望成为防治角膜haze的一种新药。  相似文献   
140.
角膜曲率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琼  曾怡谋  罗雄伟  黄玲 《河北医学》2001,7(6):497-499
目的 :探讨角膜曲率对角膜屈光手术效果的影响及近视患者角膜曲率的部分规律。方法 :检查所有手术眼术前角膜曲率 ,按角膜曲率的高低分为 10组 ,分析对比每一组的人数、手术效果 ;对比分析所有术眼术前两眼曲率差值。结果 :①发现近视眼角膜角膜曲率的分布曲线。②各个组别的近视眼手术后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百分比近似。③双眼的角膜曲率的差值最小为 0D ,最大为 0 .75D ,平均为 0 .2 6± 0 .2 2D。结论 :①角膜曲率的高低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疗效没有影响。②近视眼的角膜曲率分布有一定的规律。③双眼角膜曲率差值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