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1篇
  免费   1326篇
  国内免费   873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133篇
基础医学   434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2041篇
内科学   1652篇
皮肤病学   152篇
神经病学   394篇
特种医学   3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869篇
综合类   6330篇
预防医学   3051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5930篇
  40篇
中国医学   1564篇
肿瘤学   532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1048篇
  2011年   1072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997篇
  2006年   1032篇
  2005年   1030篇
  2004年   930篇
  2003年   907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50篇
  2000年   718篇
  1999年   667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36篇
  1996年   555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477篇
  1993年   328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奥施康定是羟考酮的控释制剂,它药代动力学具有独特的双相吸收模式.在临床上可分别用于中、重度疼痛的第二、第三阶梯的止痛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检测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的新方法。方法羟自由基与灿烂绿发生氧化反应,使灿烂绿颜色发生变化,在624nm处用分光度计测定其△A624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生成量。结果通过对测定条件的研究,得到最佳测定方案。同时发现甘露醇、抗坏血酸、硫脲清除羟自由基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可作为一种简便的筛选抗氧化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化学换肤配合含PHA护肤品治疗轻中度痤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系列化学换肤配合含多聚羟酸(Poly hydroxy acids,PHA)护肤品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效果以及皮肤生理指标变化。方法:入选18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对其进行3次系列化学换肤同时使用含PHA护肤品。比较治疗前后leeds评分、炎症性丘疹和非炎症性粉刺的数量来判定疗效,观察皮肤颜色、角质层含水量、皮肤屏障功能改变。结果:经过3次系列换肤,39%的患者痤疮治愈,61%的患者皮损有改善,有效率为100%,炎症性丘疹和非炎症性粉刺的数量均明显减少。系列换肤后,患者的皮肤颜色变白;没有出现红斑反应,角质层含水量增加,皮肤的屏障功能没有改变。结论:系列化学换肤配合含PHA护肤品对于轻中度痤疮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见,皮肤未受损。该方法是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自制苏芪合剂对Ⅲ~Ⅳ级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患者T细胞功能的改善.方法 28例Ⅲ~Ⅳ级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醋酸泼尼松-日1mg,kg,隔日晨起顿服,盐酸苯那普利-日10mg;治疗组: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自制苏芪合剂.8周后,观察患者缓解率、T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缓解率、T细胞功能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 苏芪合剂联合治疗Ⅲ~Ⅳ级IgA肾病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T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6.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对氧磷酶1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113±64μkat/L和43.8±8.2 kU/L,均较对照组降低(134±72μkat/L和63.4±5.7 kU/L)(P<0.05);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升高(9.4±1.8μmol/L比4.1±0.5μmol/L,P<0.01)。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者对氧磷酶1活性较无狭窄者明显减低(P<0.001),2、3支血管病变者较1支血管病变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低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共入组ACI病人6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安慰剂组(32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l加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2次,共14d;安慰剂组为等量安慰剂加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2次,共14d。两组病人基础治疗相同。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增分率来判断疗效。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58.1±27.3)%、(33.4±21.7)%,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90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69.8±29.2)%、(42.1±40.2)%,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ACI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8.
氯霉素又称左霉素、氯胺苯醇,为抗肠道细菌感染的合成抗生素。由于氯霉素在临床应用中对人体有一定毒副作用。目前世界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均不再将其作为人用及兽用口服药物。在我国市场上。氯霉素口服制剂多年来呈逐年递减态势,现在已基本不用。因此很多人对氯霉素市场前景普遍看淡。近十余年来我国氯霉素原料药的出口也呈现价跌量减的走势。然而自2002年以来。我国氯霉素出口形势出现转机。出口量趋势于稳定。出口价格大幅上扬,出口金额也有较大增长。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9.
110.
临床资料:选取1999~2002年乳腺增生病例14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37.5岁,病程4个月~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80例,其中单侧发病分别为22例、31例,双侧38例、49例,局灶型24例、29例,弥漫型26例、4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