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4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08篇
  4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童伤害发生特点及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2005年1月至12月首次在哨点医院(2005年浙江省医院伤害急诊监测系统有5个监测点:金华市、嵊泗县、桐乡市、宁波市鄞州区、海宁市,每个监测点设立3家哨点医院:一家县级医院、一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一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伤害监测工作)急诊就诊,被诊断为伤害的儿童,由经过培训的急诊室医生或护士填写统一的监测表.内容包括儿童伤害的一般情况、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害性质等.调查在患儿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调查内容要保密,当患儿不能自己回答时,可询问知道相应情况的家人或陪同者.统计学方法 采用均数和构成比描述各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伤害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原因、伤害严重程度等,采用y2检验考察构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005年共监测到儿童伤害病例1794例,其中男性67.56%,女性32.44%;以本地居民为主,年龄(7.33±3.84)岁;最多的伤害发生地点是家中;4~11月为伤害的高发季节;伤害原因占前3位的分别是跌伤(47.94%)、交通伤(17.17%)和钝器伤(10.26%);儿童伤害发生时的活动第一位都是空闲时(67.66%),其次是学校活动(11.25%)和运动时(9.96%);90.33%的伤害患者经处理后回家,1.40%留观,7.04%住院,0.56%转院治疗,0.22%死亡,0.45%不详;以轻微浅表伤和中等程度伤害为主;儿童伤害最常见的3种性质是血肿瘀伤(31.29%)、浅表擦伤(23.69%)和骨折(8.67%);受伤部位按大类分,头部占39.47%,上肢25.80%,下肢28.55%,躯干4.81%,其他1.38%.结论 浙江省内儿童伤害最常见的是血肿瘀伤、浅表擦伤和骨折,伤害原因主要是跌伤、交通伤和钝器伤.儿童伤害常发生在空闲时,学校活动和运动时,因此,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82.
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快速检测HBV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检测HBV基因型并初步了解山东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随机选择山东地区HBVDNA阳性患者共 178例 ,其中无症状携带者 (ASC) 5 3例 ,慢性活动性肝炎 (CH) (包括轻、中、重度 ) 87例 ,肝硬化(LC) 38例 ,先通过外引物进行第一轮PCR ,然后 ,将 6对型特异性引物分到两个反应体系 (MixA和MixB)中分别对第一轮扩增产物进行第二轮PCR ,根据阳性结果判断出样本的基因型。结果 C基因型 85例 (47.8% ) ,B基因型 6 3例 (35 .4 % ) ,B C混合基因型 30例 (16 .8% )。C基因型在活动性肝病 (CH及LC)中占优势 ,而ASC组则是以B基因型为主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基因组中HBeAg阳性率、HBV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B基因组为高 (P <0 .0 0 1或P <0 .0 0 5 ) ,而抗HBe阳性率则在B基因型组显著升高 (P <0 .0 0 5 )。结论 山东地区存在C、B及B C混合基因型 ,并以C基因型为主。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可以快捷准确地检测HBV基因型。  相似文献   
83.
84.
中国浙江人群中Lewis血型相关的FUT3基因多态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浙江人群中Lewis血型相关的FUT3基因多态性,以血清学方法鉴定183例随机样本的Lewis表型,将其中39例Le(a-b-)以及选取的Le(a+b-)、Le(a-b+)和Le(a+b+)各3例进行FUT3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分析,并对各种可能的复合杂合基因型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真正的Lewis阴性表型在中国浙江人群中比例约为10.4%,在48例直接测序样本中发现59T>G、202T>C、314C>T、508G>A和1067T>A等5个变异位点;单倍体分析显示,除功能性的Le等位基因外,发现5种非功能性的le等位基因,分别为le^59(59T>G);le^1067(1067T>A);le^59,1067(59T>G和1067T>A);le^59,508(59T>G和508G>A)和le^202,314(202T>C和314C>T).结论:在浙江人群中,FUT3非功能性等位基因具有较为广泛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我省实施2年的效果。方法收集分析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期评估资料及月报、季报资料。结果项目实施2年我省共治疗管理阳性肺结核病人17398例,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2841例。项目第一年初、复治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84.0%和77.4%。项目带动各级地方配套265.44万元。结论全球基金第一轮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我省实施2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省结核病控制起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促进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6.
钟威  戚巍  曹宏伟  王毳 《疾病监测》2016,31(8):687-691
目的 分析2009-2014年辽宁省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及到位情况,了解转诊、追踪及到位现状,探索提高非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辽宁省2009-2014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到位情况数据,并进行趋势性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4年辽宁省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率为81.75%,转诊到位率为34.72%,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率为97.97%,追踪到位率为91.59%,总体到位率为95.00%。转诊到位率(2趋势=283.399,P0.001)、追踪率(2趋势=748.166,P0.001)、追踪到位率(2趋势=177.434,P0.001)和总体到位率(2趋势=112.444,P0.001)均呈上升趋势。到位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2趋势=312.607,P0.001),非结核排除率呈上升趋势(2趋势=353.650,P0.001)。结论 针对转诊追踪各环节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总体到位水平有提升作用,科学有效。注重综合性医疗机构、定点医院住、出院等新问题的解决,转诊追踪工作会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87.
2006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监测点2006年疫情,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四川的9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了2006年监测工作。结果9个点的钉螺面积在3770~86630m2,钉螺密度在0.01~3.26只/0.11m2,平均钉螺密度0.33只/0.11m2;仅在东坡点发现感染钉螺1只。东坡点未查出病人,其他各点感染率在0.16%~1.49%,全省平均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0.91%,家畜平均感染率为1.91%。结论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但应加强巩固防止血吸虫病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88.
辽宁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城乡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辽宁地区18岁以上3 431人.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的标准,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为19.50%(男性19.79%,女性18.44%).女性患病率农村>城镇>城市;同等收入水平MS患病率男女均农村>城镇>城市.辽宁地区MS的患病率高发正转向发展中的贫穷地区.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陕西省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6年的效果,为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方法收集2002—2007年陕西省107个区(县)项目季报表,对全省DOTS策略覆盖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和治愈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2002年启动DOTS策略,2005年以县为单位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了100%。2002—2007年,全省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386281例,可疑症状者就诊率逐年增高;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61293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45123例,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平均为20.45/10万,2004—2007年,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平均为87.72%。初治涂阳肺结核治愈率平均为90.6%,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81.7%。结论该项目促进了DOTS策略的快速扩展,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0.
山东省苍山县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分析山东省苍山县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探索提高结核患者发现水平的方法。方法选取2003—2007年苍山县传染病网络直报资料以及结核病初诊患者登记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直接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方式发现的病例数最多,为1 434(45.5%)例,其次是转诊1 326(42.1%)例、日常推荐250(7.9%)例、追踪到位83(2.6%)例以及集中推荐58(1.8%)例;转诊的患者中确诊为结核患者的构成比最大,为54.8%。直接就诊的患者中确诊为结核的患者占11.4%。集中推荐的患者中确诊的结核患者构成比最低,只有1.8%;县级医疗机构是推荐疑似病例的主要来源。结论绝大多数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来自于医疗机构的转诊和推荐,另外一个患者主要来源是主动就诊。因此,加强三级防痨网的建设,强化医务人员的转诊推荐意识;加强大众健康教育,提高疑似病例主动就诊是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的关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