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588篇
妇产科学   176篇
基础医学   262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14篇
内科学   1208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99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401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1053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2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深圳市居民体质指数,腰臀围比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锦泉  彭绩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902-904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研究了深圳市5 个行政区年龄在20 岁以上,在深圳居住5 年及以上8200 名常住社区居民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居民体质指数(BMI) ≥25 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IGT 患病率明显高于体质指数(BMI) <25 的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IGT 患病率分别是非肥胖人群的2.6 倍和23 倍。随腰围、臀围及两者之比的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和IGT患病率升高;腰臀围比≥1 和<1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IGT 率之比分别为1:5 和1:25。研究结果还表明,随腰围的增加两率增加更加明显,腰围平均每增加1cm 糖尿病患病率增加05% ,IGT 患病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降低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超重或肥胖的(BMI≥24)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治疗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降低体重指数后血压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意义(P<0.05)。结论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应注意降低患者的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江苏省男、女性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在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基线调查资料中选择1039名男性和1291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清中hs-CRP、血脂、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男、女性hs-CRP浓度与MS的关系。结果女性随着hs-CRP浓度的增加患MS的危险增加(P〈0.01)。而男性hs-CRP浓度与MS的关系则不明显(P=0.08)。女性中这种联系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糖尿病家族史后仍存在,但在进一步调整体质指数后这种关系消失。结论BMI是影响hs-CRP浓度的主要因素。女性随着hs-CRP浓度的升高,患MS的危险也相应增加。而男性中hs-CRP浓度与MS的联系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临床抽样调查,探讨与小儿高脂血症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小儿高脂血症的早期检测提供客观指标。 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等于2004年9月,调查并分析了962名北京市景山学校在校学生(5~19岁)的血脂浓度,其中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 C)等4项指标。采用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来反映身体肥胖程度,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指标与血脂浓度的关系。 结果在962名学生中,共检出高脂血症患儿122例,总检出率为12.7%。高脂血症组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4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等4项指标与甘油三酯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均呈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 结论正常组与高脂血症组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4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均是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目标:探讨脂联素在人类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以及糖皮质激素和PPARγ激动剂对脂联素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摇RT-PCR方法观察了16名成人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以及与肥胖的关系。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或PPARγ激动剂(troglitazone,TGZ)对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的调控作用。结果: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丰富但无显著部位差异,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5)。体外培养24h后,TGZ处理组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皮下:70%;网膜:102%),且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EX则下调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36%,TGZ可逆转这种抑制作用。结论: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随BMI增加而下降,并受到糖皮质激素及PPARγ激动剂调控。脂联素的部位特异性表达和调控可能是内脏型肥胖连接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6.
代谢综合症基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永英  李汝敏  沙蕾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520-521,528
目的:通过对豫宛市3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症(MS)发病率的词查、统计和分析,旨在唤起人们对此病的重视和预防。方法:利用年度体检之机采用三级分组法对30岁以上人群进行有关MS指标的检测和统计,依据亚洲及我国体重指数标准及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诊断代谢综合症标准。共计调查人数3987人(男1981人,女2006人)。结果:30岁以上MS患病率,青年有10%~13%,中老年后可渐增至20%~30%。结论:MS是中老年多见的代谢异常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大学生BMI,肥胖,血压及其与家庭人均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中国上海市E大学2001级全部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大学生的BMI、血压、肥胖及与家庭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城市组男生BMI显著性大于农村组,而女生城乡间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组学生肥胖率显著性高于农村组。肥胖组男生家庭人均收入显著性高于正常组及偏瘦组,女生各组间则不存在类似的显著性差异。肥胖组学生的血压显著地高于偏瘦组及正常组学生的血压。另外随着学生的体重变动率的逐渐增加,血压变动量也随之显著性地增大。结论:大学生的BMI,肥胖与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关系密切。学生体重的变动率的增加与血压变动量成正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大学生肥胖状况对其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2004年对潍坊医学院2003级696名大学生的肥胖状况与体能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肺活量与体重级别无关;男、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均为标准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男生的握力成绩为标准体重者、过轻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女生的握力成绩,男生的立定跳远和闭眼单脚站立成绩均为标准体重者〉过轻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女生的闭眼单脚站立成绩为怀准体重者〉过轻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结论]大学生肥胖者体能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39.
新疆博尔塔拉州居民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等4个民族中3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民族30岁以上居民共373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6.02%和27.39%;城市肥胖率高于农村;男、女性超重与肥胖总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肥胖率则女性高于男性。蒙古族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最大,维吾尔族和汉族次之,哈萨克族最小;蒙古族男性和维吾尔族女性的肥胖问题较突出。影响各民族超重和肥胖率的因素主要是性别,民族,年龄,城乡,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和肉食等,其中男性超重与肥胖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多。结论新疆博尔塔拉州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肥胖,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男性肥胖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0.
朱毅平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1059-106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后体重增加的问题.方法:对单一服用利培酮治疗,出院时致体重增加≥3 kg的41例患者进行了为期24个月的跟踪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均每3个月来门诊1次,由原主治医师负责体检、精神检查、心理治疗及指导用药等.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41例入组患者有10例因病情反复退出研究,实际完成31例.与入院时比较,患者出院后的第6~18个月体重明显增加,其中第9,12个月最为显著(P<0.01).第21,24个月后体重逐渐回复到入院时的水平(P>0.05).女性患者体重增加高峰为出院后的6~12个月,而男性是12~15个月.结论:短期服用利培酮后患者体重增加,长期又可逐渐回落到原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