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26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肺尘埃沉着病和肺结核X线影像学特征。方法拍摄高仟伏胸片的肺尘埃沉着病136例及肺结核48例(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2例,继发性肺结核伴空洞26例),对二者的X线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36例肺尘埃沉着病高仟伏胸片上小结节大小均匀为54例(39.71%),密度均匀为15例(11.03%),分布均匀27例(19.85%),2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小结节大小均匀的有16例(72.73%),密度均匀的有15例(68.18%),分布均匀15例(68.18%),二者在大小、密度、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尘埃沉着病空洞以厚壁空洞为主,结核空洞以薄壁空洞最常见,周围常伴有卫星灶,肺尘埃沉着病结核空洞直径相对较大。结论肺尘埃沉着病与肺结核高仟伏胸片表现有差异,分析二者差异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究尘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针对性综合护理服务,对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4.1%与100%,对照组分别为85.3%与86.8%,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其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其痊愈,充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娜 《中外医疗》2015,(6):104-105,108
目的:对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该研究的临床资料为该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尘肺病患者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综合防治措施,治疗组患者给予汉防己甲素片,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69.6%和总有效率89.1%均高于对照组;在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下降速度明显慢与对照组的下降速度;对照组患者痰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痰液中含量。结论汉防己甲素可在根本上改善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表现,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298例接尘对象分批组织同期分别摄高仟伏和DR胸片,先由6名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医师随机均分甲、乙两组分别进行诊断,然后甲、乙两组合并阅片,使分组诊断不一致的结果得到统一.对DR和高仟伏两种胸片统一后诊断的胸片质量、小阴影的形态和大小、总体密集度、小阴影分布肺区数、尘肺分期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R胸片质量等级集中在优片(97.99%),高仟伏胸片集中在良片(93.63%);DR胸片和高仟伏胸片小阴影的形态和大小、小阴影总体密集度、尘肺分期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42、0.406、0.436,符合率分别为88.26%(263/298)、67.79%(202/298)、65.77%(196/298);小阴影分布肺区数在下肺区DR胸片明显多于高仟伏胸片.结论 DR胸片质量明显优于高仟伏胸片,可用于尘肺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HR为主不同疗程化疗方案对菌阳尘肺结核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79例菌阳病例分为9月组(M9:2SHRZ/7HRE)、12月组(M12:2SHRZ/10HRE)、18月组(M18:2SHRZ/10HRE/6HR),分别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疗效考核以痰菌为主要依据。满疗程随访5~8年。结果M9、M12、M18组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3%、96%、95%,随访期间痰菌复阳率分别为41%、4%、5%,其中随访1~4年痰菌复阳率分别为6%、8%、2%、2%,第5~8年无复阳病例。结论12月方案(2SHRZ/10HRE)对复治菌阳尘肺结核有效;随访时间以4~5年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1β、TNF-α在实验性矽肺大鼠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对其影响。方法本文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即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1组,干预2组,每组10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大鼠肺组织中的IL-1β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IL-1β、TNF-α表达在模型组以及干预组在干预前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在干预后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TNF-α表达与辛伐他汀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IL-1β、TNF-α高表达在矽肺肺纤维化具有重要作用,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TNF-α表达,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戴世明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592-1593
目的 探讨X线胸片与CT在煤工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1998年至今资料完整的煤工尘肺患者的X线胸片及CT片.结果 在单纯性煤工尘肺及尘肺合并肺癌的诊断上,CT都优于X线胸片.结论 特别是尘肺合并肺癌的病例,需要CT与X线胸片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其MPR技术对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进行胸部64排螺旋CT检查,得到胸部轴位(层厚1 mm)及MPR图像,分析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结核CT表现,对早期发现肺尘埃沉着病合并结核有重要价值。结果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例,继发性肺结核48例,其中渗出浸润为主32例,占66%;干酪为主型6例,占12.5%;空洞为主型10例,占20.8%;肺尘埃沉着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1例,占0.2%。结论 64排螺旋CT及MPR技术对肺尘埃沉着病合并结核的诊断优势明显。MPR技术对胸部整体情况能多方位,直观,清晰和形象地显示,特别是晚期肺尘埃沉着病合并结核早期诊断提供较为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尘肺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吸含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每日2吸;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汉防己甲素80 mg,口服,每日3次,连用6 d后停用1 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评分、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评分、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FEV1、FVC、FEV1/FVC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较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效更显著,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Ⅲ期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全身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09年7月—2013年1月住院Ⅲ期尘肺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制剂(能全力),500ml/d,观察时间共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及全身营养状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使Ⅲ期尘肺病患者获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及全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