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1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712篇
口腔科学   238篇
临床医学   738篇
内科学   1532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376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29篇
综合类   1007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737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417篇
  11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57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1037篇
  2018年   755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7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低T3综合征(LT3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04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甲状腺功能情况,排除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后,将其余189例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对照组,n=153)和低T3综合征组(n=36)。采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Gensini评分、支架个数及B型脑钠肽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FT3与ACS患者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FT3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低T3综合征组Gensini评分、支架个数及主干病变≥50%比例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均P<0.05)。FT3与糖尿病病史是影响ACS患者发生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FT3预测冠状动脉发生重度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最佳截断值为4.195pmol/L,灵敏度为69.8%,特异度为70.0%。结论 低T3综合征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FT3可以作为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92.
巨噬细胞作为数量最多的白细胞之一,在组织的损伤和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心肌纤维化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变细胞胶原蛋白的表达,如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影响自身的吞噬作用及改变自身极化状态等引起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以巨噬...  相似文献   
993.
心力衰竭是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ASCVD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试验显示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有效预防心力衰竭住院的发生。新的证据表明SGLT2i治疗确诊的合并和不合并T2DM的心力衰竭患者明显获益,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正在积累中。虽然SGLT2i耐受性良好,但应对严重不良作用进行监测。本文主要介绍SGLT2i防治心力衰竭的获益、不良作用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急诊绿色通道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左主干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不同观察指标对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影响,并筛选危险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22例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均为右优势型。死亡组患者无右冠提供侧支循环及术后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0~2级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例(85.71%)和1例(6.67%),5例(71.43%)和4例(26.67%);均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电话随访存活患者,其中20d后死于再次心肌梗死患者1例(4.54%),3个月后再次住院行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例(4.54%),分别于术后第4个月、第4年因左主干支架内再狭窄行介入治疗患者2例(9.09%),于术后第6年死于肺癌患者1例(4.54%),未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10例(45.4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心源性休克、无右冠提供侧支循环、术后血流TIMI 0~2级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右冠侧支循环是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结论 入院时发生心源性休克,无右冠提供侧支循环、术后血流TIMI 0~2级是接受急诊PCI治疗的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右冠提供侧支循环是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95.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轻度认知障碍、阿尔兹海默症和痴呆症,越来越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重要的共病或并发症,影响血糖管理。本文旨在综述有关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危险因素的筛查和诊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2型糖尿病管理(考虑高龄和老年人虚弱体质)以及新出现的预防疗法。良好的血糖控制与及早的认知测试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应当实施个性化策略,包括患者教育、血糖监测、根据日常情况(包括体育锻炼)适当调整饮食和药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斑块定量分析,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成分与负荷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3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的116例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ACS组(81例)和SCAD组(35例)。2组患者均在14d内先后接受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CCTA斑块定量分析软件测量各类斑块成分体积及负荷、最小管腔直径和重构指数(RI)、偏心指数(EI)等影像学指标并比较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ACS组患者较SCAD组患者具有更大的总斑块负荷(TPB)、非钙化成分负荷(NCPB)和脂质成分负荷(L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5±11.2)%和(51.7±14.4)%,(58.9±12.0)%和(50.1±15.2)%,17.9%(11.6%,27.6%)和14.2%(7.5%,20.8%),均P<0.05]。斑块各类成分体积、钙化成分负荷(CPB)、RI和EI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S患者的罪犯病变较非罪犯病变具有更大的TPB、NCPB和L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3±10.4)%和(54.8±10.6)%,(60.7±11.0)%和(52.4±11.0)%,(19.7±10.3)%和(15.1±9.2)%,均P<0.05)]。此外,罪犯病变较非罪犯病变具有更小的CPB[0.5%(0.0,2.6)%和1.5%(0.3,3.6)%,P<0.05]。结论 通过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测量斑块成分构成后发现,ACS患者和罪犯病变呈现出更高的TPB、NCPB和LPB。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LAA)结构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因NVAF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83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依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分析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现具有预测能力的变量,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栓组与非血栓组间体质量指数、心房颤动病程、CHA2DS2-VASc评分、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尿酸、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前后径(LAD)、左心耳容积(LAA-V)、左心耳长径(LAA-L)、左心耳第一弯曲度和左心耳叶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OR=1.898,95%CI 1.223~2.944)、LAD(OR=1.214,95%CI 1.087~1.355)、LAA-V(OR=1.230,95%CI 1.023~1.480)、LAA-L(OR=1.154,95%CI 1.005~1.326)、左心耳第一弯曲度(OR=1.032,95%CI 1.003~1.063)及左心耳叶数(OR=2.024,95%CI 1.331~3.077)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当CHA2DS2-VASc评分≥4分(灵敏度 0.575,特异度 0.844),LAD≥39.5 mm(灵敏度 0.825,特异度 0.716),LAA-V≥7.155 cm3(灵敏度 0.850,特异度 0.724),LAA-L≥25.01 mm(灵敏度 0.775,特异度 0.938),LAA第一弯曲度≥121.5°(灵敏度 0.450,特异度 0.951)及LAA叶数≥3叶(灵敏度 0.900,特异度 0.646)时,LAA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LAA结构对血栓形成具有较好预测作用。提示临床上为NVAF患者提供抗凝治疗时,可在CHA2DS2-VASc评分基础上考虑LAA结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8.
中性粒细胞参与病原体清除与早期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通过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介导炎症反应并促进纤维化的形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NETs的结构、功能和形成过程,并结合NETs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总结NETs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ILD针对NETs的发病机制,最后提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ILD针对NETs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检验一款基于任务切换范式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在表征认知水平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北京师范大学老年脑健康中心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招募的60名社区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按人口学信息分组。使用自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和成套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受试者在一般认知功能、执行功能等认知领域的表现。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Dunnett′s t用于事后多重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与神经心理测验结果的相关性。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自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和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的结果指标进行一致性分析,并绘制得分柱状图和分数累积分布图展示结果的分布情况。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中老年人在自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中的得分、反应时等指标与神经心理测验中一般认知能力测验(MMSE)和执行功能测验[连线测验B部分(TMT-B)、颜色词测验(SCWT)]的结果显著相关(|r|:0.272~0.448,均P<0.05)。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自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和神经心理测验的结果无显著差异(MMSE:t=-0.726,P=0.471;TMT-B:t=-0.530,P=0.598;SCWT时间:t=-0.366,P=0.716;SCWT数目:t=-0.544,P=0.588)。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自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评估结果不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差异的影响(均P>0.05)。结论 本研究所使用的基于任务切换范式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可有效反映受试者的认知水平,是一款具有普适性的快速认知障碍风险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改良衰弱指数(mFI-5)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年龄≥65岁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相关信息、mFI-5评分变量及术后并发症信息,构建mFI-5。根据mFI-5评分分为衰弱组(mFI-5≥2分)与非衰弱组(mFI-5<2分)。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谵妄、脑卒中、肺炎、深静脉血栓及肺不张。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衰弱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结果 衰弱组190例(29.73%),非衰弱组449例(70.27%)。2组患者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及麻醉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衰弱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肺炎病史、非独立功能状态、2型糖尿病史、术前30d内充血性心力衰竭史以及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史五个方面的发生情况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例(14.21%)和9例(2.00%),132例(69.47%)和43例(9.58%),92例(48.42%)和23例(5.12%),2例(1.05%)和0(0.00),176例(92.63%)和177例(39.42%);均P<0.001]。衰弱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例(49.47%)和20例(4.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非衰弱组倍12.23倍(OR=12.23,95%CI 6.51~23.98;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是术后谵妄(OR=10.32,95%CI 5.63~23.79;P=0.022)、脑卒中(OR=12.24,95%CI 5.09~69.01;P<0.001)、肺部感染(OR=5.88,95%CI 2.31~23.91;P<0.001)和DVT(OR=27.61,95%CI 3.02~78.24;P=0.034)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FI-5是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评估工具,mFI-5≥2分可作为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