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9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6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80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342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28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及诱导不同时间后内皮细胞促聚集和促黏附活性的动态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株接种在6孔培养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ox-LDL(50、100和200 mg/L)并孵育不同时间(12、24和48 h)。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 (TXA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UVEC中组织因子(T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 量效关系显示,ox-LDL预处理HUVEC 24 h后,ox-LDL呈浓度依赖性促进HUVEC聚集,表现为PGI2/TXA2比值显著下降(P<0.05或P<0.01);时效关系显示类似的结果,但以24 h作用最为显著;同时,TF的表达随浓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此外,ox-LDL还促进HUVEC黏附,表现为ICAM-1和VCAM-1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结论 ox-LDL可增强HUVEC促聚集和促黏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分泌的PGI2/TXA2下降及上调TF、ICAM- 1和VCAM- 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2.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由炎性细胞产生并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可水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而产生炎症介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Lp-PLA2编码基因PLA2G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Lp-PLA2作为新型的炎症标记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逐渐被关注,Lp-PLA2可能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新靶点。本文就Lp-PL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E)在不同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模型中抗氧化效率的差异,并揭示VE在体外抗氧化效率不高的可能原因。方法 分别建立LDL主动氧化模型和被动氧化模型,观察LDL与VE共刺激0、12 h以及脂多糖(LPS)与VE共刺激0、3 h后细胞内人α防御素(HNP-1)蛋白及其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再通过检测羟基化蛋白(PCO)、丙二醛(MDA)来判断VE是否干扰模型的建立。再将两种氧化模型分别设立氧化模型建立前、后加入VE以及VE(-)组,最后检测不同时间点加入VE后MDA、PCO的变化以分析VE在不同模型中的抗氧化效率差异,并观察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的波动以判断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 结果 (1)氧化模型中HNP-1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升高,MDA和PCO的生成量也显著升高(P<0.05)。(2)主动氧化模型中不同时间点加入VE后PCO生成量无明显差异(P>0.05);被动氧化前加VE组氧化产物生成量明显低于被动氧化后加VE组(P<0.05)。不同氧化模型的MDA、PCO生成量在氧化前加VE组和氧化后加VE组降低,且被动氧化模型中下降幅度更加明显,而VE(-)组含量变化趋势相同。(3)不同氧化模型中加入VE,均能够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能够降低自由基水平,且在被动氧化前加VE组自由基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 结论 VE的抗氧化效率在被动氧化模型中优于主动氧化模型,与VE的加入时间、胞内自由基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108例为CHD组,其中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5例,另选择82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及CHD组内各亚组血清Hcy和Lp(a)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cy、Lp (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Hcy[(7.1±2.1)μmol/L比(15.6±5.0)μmol/L]和Lp(a)[(122.6±20.4)mg/L比(220.2±42.6)mg/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且与SAP组比较,UAP组和AMI组血清Hcy[(12.5±4.0)μmol/L比(18.1±5.9)μmol/L、(20.1±6.0)μmol/L]和Lp(a)[(150.8±30.8)mg/L比(272.8±50.3)mg/L、(280.6±52.9)mg/L]水平及Gensini评分[(15.5±8.5)分比(50.6±11.2)分、(54.3±12.8)分]均显著升高(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cy及Lp(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2、0.663,P均=0.001)。结论:血清Hcy和Lp(a)水平与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之有助于了解病情,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不同阶段病程进展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肾病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Lp(a)、Cys-C,及其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Lp(a)值在糖尿病肾病中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ROC曲线分析得到曲线下的面积Cys-C AUC(0.788)>Lp(a)联合Cys-C AUC(0.770)>Lp(a)AUC(0.713);Lp(a)、Cys-C两者的联合试验时,并联试验可提高灵敏度,串联试验特异度为1。结论 Lp(a)在体内水平的高低可预示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可能性,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Lp(a)、Cys-C两者的联合诊断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价值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Background and aims

Carotenoids are potent antioxidants mainly transported in th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fraction. They may also influenc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inverse associations with inflammatory markers have been reported.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simvastatin, by exerting both lipid-lowering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ltered the carotenoid status in plasma.

Methods and resul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design was applied. Eighty volunteers with mild to moderate hypercholesterolemia received either simvastatin 40 mg or placebo for 6 weeks. Lipids, oxidized LDL (ox-LDL), C-reactive protein (CRP), interleukin (IL)-6, oxygenated carotenoids (lutein, zeaxanthin, β-cryptoxanthin) and hydrocarbon carotenoids (α-carotene, β-carotene, lycopene) were measured in plasma. Simvastatin use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otal cholesterol, LDL, ox-LDL and CRP. Simvastatin therapy also resulted in reduced plasma levels of both oxygenated and hydrocarbon carotenoids. However, when adjusted for lipids, all carotenoids except β-cryptoxanthin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after simvastatin therapy. Both crude and lipid-adjusted carotenoids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CRP and IL-6 in plasma but the change in carotenoid status during simvastatin therapy was not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any changes in inflammatory markers.

Conclusions

To summarize, the change in carotenoid status during simvastatin therapy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lowering of cholesterol and not to the sup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activity. After adjustment for lipids, the levels of lutein, lycopene, α-carotene and β-caroten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simvastatin suggesting an increased ratio of carotenoids per particle.  相似文献   
98.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与调节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蛋白,属前蛋白转化酶家族。PCSK9可通过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近来研究表明,PCSK9基因多态性位点双向调节胆固醇水平。认识这些多态性位点,对于评估疾病严重性、预后或药物治疗反应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PCSK9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亚型分子构成成分含量、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及与血糖等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 26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与25例健康对照者留取血浆检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谱.以改良一步沉淀法分离高密度脂蛋白3并检测其组分含量,并计算高密度脂蛋白2的主要组分含量.以荧光酶法测定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和磷脂转运蛋白活性.结果 (1)2型糖尿病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579).(2)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和磷脂转运蛋白活性均无明显差异.(3)2型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3以下组分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1):胆固醇为0.60±0.17 mmol/L比0.75±0.22mmol/L,磷脂为1.14±0.19 mmol/L比1.29±0.22 mmol/L,游离胆固醇为0.021±0.012 mmol/L比0.033±0.012mmoL/L,胆固醇酯为0.97±0.28 mmol/L比1.19±0.36 mmol/L.其中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与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4)2型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2的载脂蛋白AI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04.8±233.3 mg/L比755.4±198.0 mg/L,P<0.05),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餐后血糖、血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3和高密度脂蛋白2颗粒主要组分含量明显减少,并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阐明丹参酮ⅡA对泡沫细胞胆固醇平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为泡沫细胞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进行处理,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酶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CD36、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肝脏X受体α(LXRα)、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及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0~20 mg/L的丹参酮ⅡA对泡沫细胞增殖活力无明显影响,20 mg/L丹参酮ⅡA干预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显著降低,细胞内脂质累积减少,并上调AB-CA1、LXRα和PPA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但对CD36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PPARα、LXRα和ABCA1表达,促进胆固醇的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