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17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23篇
预防医学   122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3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建立水中痕量铍、镉、铅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高灵敏度分析方法。[方法]本文对水样酸度、萃取流速和洗脱流速、洗脱液的酸度和体积等萃取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ICP-AES检测条件,进行了实验优化选择。[结果]在优化条件下,铍、镉和铅的检出限(3σ,n=20)分别为1.4ng/L、5.0ng/L和49ng/L。[结论]该方法用于纯水、自来水、矿泉水、井水和河水的检测,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儿童玩具中铅镉手尘转移及其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部分玩具在模拟儿童玩耍时 ,铅和镉向手尘转移的情况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结果显示玩具转移至手尘的铅和镉含量与玩具种类、漆层面积和玩耍时间有关 ,儿童玩耍玩具后用自来水仔细洗手可有效防止镉 ,但不能防止铅的摄入。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HCl -K3[Fe(CN) 6 ] -KBH4 体系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铅时 ,铁氰化钾试剂质量对分析性能的影响。〔方法〕观察铁氰化钾空白溶液荧光信号的变化 ,研究空白荧光信号产生的原因及降低的方法。〔结果〕证实铁氰化钾试剂中杂质铅是导致试剂空白溶液荧光信号产生的原因之一。〔结论〕分析纯铁氰化钾中含有杂质铅 ,给分析过程中带入的偶然误差是产生噪声的离散源 ,影响检出限。活性碳可有效吸附分离铁氰化钾试液中的铅 ,降低空白溶液的荧光信号 ,改善分析方法检出限  相似文献   
64.
李丽萍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608-1609
目的探讨铅中毒对红细胞膜的免疫黏附功能的改变及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1实验室检测,血铅的检测,采用末梢血纸片法。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率。2统计学方法,将21例铅中毒患儿与30例健康儿对照,分别测定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及微量元素,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铅中毒组RBC-C_3b受体下降,与健康组有差异(P<0.05),血铁、钙、锌均较健康组有不同程度减少(P<0.01)。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铅中毒儿童红细胞膜功能下降,血液中钙与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水平减低,可能与患儿的微量元素吸收与利用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锂对染铅大鼠海马胆囊收缩素(CCK)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动物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测量体重,利用反映学习记忆功能的Y迷宫法和ABC免疫组化法,研究饮用含0.2 g/L醋酸铅(PbAc)水和含不同剂量(3、30、300、3 000mg/kg)氯化锂(LiCl)饲料喂养的大鼠体格发育情况、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不同亚区CCK和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铅染毒组大鼠体重增加少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学会次数多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海马各区CCK和n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LiCl(3、30、300mg/kg)组体重增加多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学会次数少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各区CCK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3 000mg/kg LiCl组大鼠Y-迷宫学会次数多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各区CCK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铅染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铅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大脑海马CCK和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较低剂量的锂对铅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和海马CCK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醋酸铅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其受体P75NT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雌雄各半的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染铅组,每组12只.染铅组分别用25、50、100mg/kg的醋酸铅处理SD大鼠,腹腔注射5 d,于第6天取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的铅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脑组织中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中P75NTR的表达.结果 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铅含量迅速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RT-PCR结果表明,50、100mg/kg剂量组BDNF mRNA表达在皮层(0.72±0.09,0.77±0.05)与海马组织(0.77±0.10,0.92±0.08)中明显增加,与对照组(0.52±0.05,0.33±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分析表明,各剂量组皮层组织BDNF面密度明显增高,平均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海马部位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BDNF面密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0、100mg/kg组平均灰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25 mg/kg组未见P75NTR阳性表达,50、100mg/kg组可见P75NTR阳性表达.结论 醋酸铅可以诱导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组织中BDNF和P75NTR的表达,该诱导作用可能在其神经损伤修复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学龄儿童家长铅中毒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掌握学龄儿童家长儿童铅中毒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大理市城区16所小学随机抽取35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其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行为知晓率。结果:学龄儿童家长对工业性铅污染源的认识较清楚(66.1%~83.0%),但对生活中一些不易察觉铅污染源认识存在不足(56.9%~83.9%)。掌握铅污染源、铅在体内转运转化知识较多者主要是父母的文化层次和家庭经济收入较高者,多数家长对儿童铅中毒健康教育持赞成态度。结论:学龄儿童家长对铅中毒知识了解不够,亟待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以安徽省合肥市郊大蜀山几种常见的药用植物为例,分析铅(Pb)在药用植物不同部位的分布,初步探索Pb在药用植物体内分布的规律。方法:采用湿法消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元素的含量。结果:植物体内Pb的含量与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有关。本实验为从源头控制中药材和中成药重金属超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铅染毒对大鼠体内铜元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范广勤  熊华宏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78-1879
目的:探讨铅染毒后对铜元素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SD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醋酸铅染毒实验组。用醋酸铅饮用水染毒大白鼠8周,在第8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血、骨、脑、肾、卵巢及睾丸组织,测定组织中铜、血铅、骨铅含量。结果:血铅和骨铅含量随铅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肾组织中的铜含量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中的铜含量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染毒对大鼠体内组织中铜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70.
浙江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历史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学龄前儿童1997年与2003年6年前后血铅水平状况。方法:2003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本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水平调查,并与1997年比较。采用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浓度。结果:2003年2 013名学前儿童的血铅平均值为(0.34±0.13)μm o l/L,与1997年(0.35±0.26)μm o l/L相似(P>0.05);2003年血铅浓度≥0.483μm o l/L的儿童共274人,铅中毒发生率为13.61%,低于1997年的调查结果(血铅浓度≥0.483μm o l/L的儿童共448人,铅中毒发生率为23.84%)。2003年杭州市、上虞市、舟山市、常山县铅中毒发生率分别为7.69%、15.37%、10.87%、20.15%,经统计学分析各地区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1997年结果比较杭州和上虞两市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舟山无显著性差异;而常山县儿童的血铅水平有明显增高(P<0.01)。4~6岁儿童血铅水平仍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结论:浙江省学前儿童铅中毒率明显下降,但铅负荷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边远山区和海岛的铅污染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