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6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0篇
内科学   50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644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08篇
  3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阐明MTHFRC677T、A1298C和MTRRA66G多态性在河南汉族育龄女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补充叶酸降低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优生咨询的育龄女性425名。荧光定量PCR检测MTHFRC677T、A1298C和MTRRA66G的基因多态性;化学发光法测定血叶酸浓度;循环酶法测定血HCY浓度。结果①河南地区汉族育龄女性中MTHFR677T、1298C和MTRR66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2.1%、13.1%、23.7%。②补充叶酸前MTHFRC677T基因型叶酸浓度Tr〈CT〈CC,TT基因型HCY浓度远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01)。400μg/d补充后HCY浓度迅速下降(TT〉CT〉CC),但6.3%CT、16.9%TT基因型HCY浓度没有降低至正常范围。结论河南地区汉族育龄女性具有其他省份不同的遗传特征,MTHFRC677T各基因型对补充叶酸降低HCY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2.
安全宇 《首都医药》2014,(10):32-3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o月~2013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老年患者210例,根据HcY水平将其分为H型高血压组(n=103例)和单纯高血压组(n=10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HcY水平通过酶法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gY水平的差异。结果H型高血压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为46.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4.4±1.9)μg/L,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为(45.3±20.1),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uA发生率25.2%,hSCRP水平(2.1±1.8)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31.5±17.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型高血压组中,UA和稳定型心绞痛(SA)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高血压组中,UA与SA比较,血清Hcy和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H型高血压是老年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H型高血压与UA密切相关,在老年患者uA的发病和治疗中,既要控制患者血压,又要控制血清Hey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变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248例,作为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上述患者分别作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同时选择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来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改变情况。结果冠心病组的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其水平升高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外周血管阻力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26例为高血压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年龄≥60岁的健康体检者107名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Hcy、血脂水平,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记录心功能、外周血管阻力参数。比较两组Hcy、血脂水平、心功能及外周血管阻力参数变化,分析心功能、外周血管阻力参数与Hcy、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的外周血管阻力参数每搏外周阻力(SSVR)、系统阻力(SVR)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参数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室每搏做功(LSW)、左室射血时间(LVET)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组心输出量(CO)与Hcy、TC、LDL-C呈负相关,每搏量(SV)与Hcy呈负相关,左室每搏做功(LSW)与Hcy、LDL-C呈负相关,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Hcy呈负相关,外周血管阻力指标SSVR、SVR与Hcy、TC、TG、LDL-C呈正相关,SVR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功能,包括心排量和心肌收缩力均显著减低,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并且这种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与Hcy、血脂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检测技术在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确诊的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57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样本后利用循环酶法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对两组血液样本中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同时也对血清学指标尿素和肌酐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β2-微球蛋白、尿素和肌酐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9.5302、17.4914、44.8168、9.0717,P〈0.01);处于糖尿病肾病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含量呈递增性增加;处于糖尿病肾病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糖病肾病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199、9.8964、15.3487,P〈0.01;t=3.0382、7.6056、7.0711,P〈0.01)。结论:联合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检测结果能够为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某地区离退休人群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探讨高Hcy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老年人群健康体检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十堰市地区东风公司离退休职工2200例血浆Hcy检测结果,按年龄与性别做分组统计。选取高Hcy血症人群分为高血压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组、吸烟组、高脂血症组、高血糖组。结果:本次老年体检人群高Hcy血症312例,占本次体检人群的14.18%,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高血压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组、高脂血症组、高血糖组Hcy平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高Hcy血症在高血压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心电图异常改变组。结论:老年人群中高Hcy血症与心血管传统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在健康体检中定期检测Hcy,对干预治疗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生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和非AS组,而AS组按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AB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Icy水平,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AS组83例(69.17%),非AS组37例(30.83%)。AS组ABI为(0.75±0.13),低于非AS组的(1.18±0.22);AS组Hcy为(19.72±4.16)umol/L,高于非AS组的(12.64±2.5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中34.94%(29例)为不稳定斑块,65.06%(54例)为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ABI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Hcy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I、血Hcy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而且血Hcy水平可作为评估斑块稳定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的关系,并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cy代谢的因素.方法 将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无下肢动脉硬化并发症组(55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组(63例);6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Hcy浓度,发光免疫法测定叶酸、VitB12浓度;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各组不同指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浆Hcy浓度较2型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叶酸、VitB1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Hcy参与了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病过程,Hcy水平与叶酸、VitB1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0.
Background and aimsInconsistent findings have been reported regard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levated plasma homocysteine (Hcy) levels and the risk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rokes. We conducted this meta-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omocysteine (Hcy) level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strokes or recurrences of strokes.Methods and resultsPubMed and Embas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relevant studies published prior to April 2013. Only prospective studies that compared elevated Hcy levels with the risk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rokes were selected. Results were presented as the relative risk (RR) and the corresponding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comparing the highest Hcy category group with the lowest Hcy category group. Nine studies composed of 13,284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The pooled RR of ischemic strokes when comparing the highest Hcy category group with the lowest Hcy category group was 1.69 (95% CI: 1.29–2.20) in a fixed-effect model. The pooled RR of hemorrhagic strokes and recurrent strokes when comparing the highest Hcy category group with the lowest Hcy category group in a fixed-effect model was 1.65 (95% CI: 0.61–4.45) and 1.76 (95% CI: 1.37–2.24), 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is meta-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levated Hcy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ischemic strokes and recurrent strokes but had no distinct association with hemorrhagic stro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