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目的:建立贵州产切面红色土茯苓中5-O-咖啡酰基莽草酸、黄杞苷及落新妇苷的一测多评分析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以落新妇苷为内参物,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贵州产切面红色土茯苓中5-O-咖啡酰基莽草酸、黄杞苷对落新妇苷的相对校正因子,根据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22批药材中5-O-咖啡酰基莽草酸、黄杞苷的含量,并比较外标工作曲线法、外标一点法与一测多评法的结果,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的5-O-咖啡酰基莽草酸、黄杞苷相对于落新妇苷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和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计算的22批贵州产切面红色土茯苓药材样品中5-O-咖啡酰基莽草酸、黄杞苷含量与外标工作曲线法、外标一点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RSD4.0%);样品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5-O-咖啡酰基莽草酸、黄杞苷和落新妇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0.106 3%~2.692%,0.031 29%~0.677 1%,0.581 2%~4.897%。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贵州产切面红色土茯苓的多成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22.
贵州药用植物种类与分布的修订(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修订 ,确认贵州马兜铃科、石竹科、防己科、八角科和木兰科药用植物的种类。方法 :对《贵州中药资源》等资料记载贵州有分布的种名、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进行考订。结果 :发现 2 7种贵州不产 ,2 1种 2变种拉丁学名有误 ,新增补 8种。结论 :贵州现有马兜铃科药用植物 2 2种 2变种 ,石竹科 2 9种 1亚种 1变种 ,防己科2 3种 2变种 ,八角科 7种和木兰科 2 4种 1亚种。  相似文献   
323.
贵州金丝桃属药用植物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搞清贵州金丝桃属药用植物资源情况。方法 :野外考察与查阅标本资料相结合。结果 :搞清了贵州金丝桃属 18种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药用情况 ,列出了分种检索表。结论 :为研究开发贵州金丝桃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4.
目的 了解贵州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现状, 为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2022年7—12月贵州省124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情况、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他感染相关情况。 结果 共调查MHD患者15 114例, 年龄以36~<60岁年龄段为主(55.83%)。血液透析龄以1~<5年为主(59.37%), 血液透析频率主要是3次/周(73.91%)。透析血管通路以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为主, 共12 948例(85.77%)。原发疾病以慢性肾衰竭为主(99.89%)。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5.29%,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0.6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0.24%, 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率1.70%。不同年龄、透析医院数、透析机构规模的MHD患者HBV感染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透析时间、透析机构规模的MHD患者HCV感染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透析医院数MHD患者TP感染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为36~<60岁MHD患者HBV、HCV感染率较高, 分别为6.10%、0.84%。透析时间≥10年的患者HCV感染率(1.64%)较高。透析床位数≥90张的医疗机构患者HCV、HIV和TP感染率均较高, 分别为0.74%、0.28%、1.94%。HBV感染率最高的是透析床位数<30张的医疗机构, 为18.64%。发生血管穿刺部位感染9例(0.06%), 血流感染12例(0.08%), 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7例(0.05%), 肺部感染30例(0.20%)。不同血管通路类型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肺部感染发病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通路类型为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患者的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37%)和肺部感染发病率(1.10%)均较其他类型高。 结论 贵州省MHD患者以中青年为主, 男性多于女性, 透析频率多为3次/周, 以AVF为主要血管通路。MHD患者容易合并HBV、HCV、HIV、TP、血流感染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325.
1990~2005年贵州省三都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贵州省三都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0~2005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三都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3种,住宅区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1%,其次是小家鼠,占40.6%,黄胸鼠数量较少,仅占9.4%;稻田、旱地耕作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6.8%,其次为褐家鼠,占25.7%,小家鼠数量较少,仅占17.5%。混合鼠种历年住宅区平均密度为5.2%,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密度为5.2%,不同月份混合种群鼠密度存在一定差异,住宅区和农田区均以夏季(6~7月)最高,平均密度分别为7.1%和7.8%。结论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是三都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化学防治是农区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