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2篇
  免费   1294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410篇
口腔科学   160篇
临床医学   982篇
内科学   850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科学   289篇
综合类   1955篇
预防医学   3646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643篇
  16篇
中国医学   531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744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683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983年淄博市首次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986年疫情达历史高峰;之后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现将近20年来淄博市HFRS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人间疫情资料来源于各区县疫情报告统计,人口资料来源于淄博市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用Excel 2000软件分析。2.结果: (1)流行趋势:①1983-2003年全省共发病15 507例,年均发病率为22.13/10万;病死116例,病死率为0.56%;发病率波动在0.27/10万~76.51/10万之间。20世纪80年代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应用个体化营养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后的病情变化 ,评价个体化营养方案对病情的影响 ,阐明个体化营养方案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 80例COPD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应用个体化方案进行营养治疗 ,对照组采用普通膳食 ,观察营养状况、临床表现、病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治疗费用、并发症、呼吸衰竭发生率、死亡率、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营养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 <0. 0 5 ,实验组病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减少 ,治疗费用降低 ,与对照组比 ,差异显著P <0 . 0 5 ,实验组临床表现减轻 ,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 <0 . 0 5 ,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有所改善 ,差异显著P <0 . 0 5 ,实验组并发症、呼衰发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P <0 . 0 5。结论 个体化营养方案简便易行、科学、经济 ,患者易接受 ,应用该个体化营养方案对COPD患者实施营养支持 ,营养效果明显 ,能确切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原发性肝癌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遗传因素与福建省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应用多种对照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个原发性肝癌和200个对照家系进行了遗传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先证者一、二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病率,分离比为0.04146~0.08654,遗传度加权均值为63.52±4.22%。提示原发性肝癌系多基因遗传病,遗传易感性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The recent epidemiological trends of human leptospirosis in Italy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ata collected for the years 1981–1985. A total of 62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iagnoses of suspected leptospirosis were reported by hospital centers from several Italian regions.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seroimmunolog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in 517 of these cases and examin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Leptospirosis.Serological findings in 33.5% of these subjects met the criteria for confirmation of the disease. In 21.8% of the subjects, low titer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which possibly reflected previous leptospiral infections. An early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the current infection may also have lowered the seroimmunological response in some of these patients.In 59.3% of the confirmed cases, modes of transmission were allotted equally between accidental events and recreational or occupational activities. Drinking water from an open air fountain emerged as an uncommon mode of transmission; it was responsible for an outbreak of 33 cases of leptospirosis. In another 37.07% of the subjects, it wa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Respiratory or influenza-like symptoms were the only clinical signs of illness in 21.2% of the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leptospirosis.In comparison to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the prevalence of infecting serovars showed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infections due to serovars of the Javanica (11.0%) and Australis (11.0%) serogroups and an important decrease in the Bataviae serogroup infections (from 58.8% in rice-field workers in the forties to 0.6% in the years 1981–1985). Sejroe serogroup infections accounted for 4.5 per cent of confirmed cases of leptospirosis.In 49.7% of subjects with confirmed leptospirosis, cross-agglutination at the same titre with two or more serovars of different sero-groups occurred, thus prevent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erogroup of the infecting strain.  相似文献   
15.
石刻雕塑作业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石雕作业粉尘浓度,几何平均浓度为82.35~3.67mg/m3。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接尘工人的咽部充血、咳嗽、咯痰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肺功能低下的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该厂自1972年以来发生尘肺患者17例,其病情发展和晋期缓慢,发病工龄长。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石雕粉尘有轻微的致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秩和比法对我院的10个公示病种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葵 《中国医院统计》2007,14(4):315-317
目的对我院2005年度公示的10个病种进行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的10个公示病种被划分成4个医疗质量等级:老年性白内障、小儿支气管肺炎2个病种质量为优,急性阑尾炎、腹股沟疝(单侧)、子宫平滑肌瘤、剖宫产4个病种质量为良,胃大切、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3个病种质量为中,脑出血1个病种质量为差。结论通过对综合指数秩和比(RSR)的计算并根据其值分级归档,反映出所研究病种之间存在着医疗质量高低的差异。控制和降低本院临床常见病种的医药费用,进行医疗全程连续性控制,为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皮(肌)瓣治疗骨坏死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按实验方法将胫骨制成骨坏死模型。对照组用游离皮片覆盖坏死骨;实验组用腓肠肌皮瓣覆盖坏死骨。术后2、4、8、12周行ECT、X线片、骨钙素(BGT)、组织切片检查。临床应用436例。[结果]ECT显示实验组动脉相放射摄入值及延迟相放射摄入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血清BGP水平实验组各时段均比对照组高(P〈0.001);组织学检查4周实验组髓腔中可见增生的血管,大量骨细胞;X线片12周实验组的胫前皮质骨接近正常骨,而对照组皮质骨仍为坏死、骨质硬化。临床应用小腿外观好,足部肿胀消退,创面感染治愈,坏死骨成活,骨髓腔再通。[结论]用血运丰富的皮(肌)瓣覆盖坏死胫骨段后,血运改善,坏死骨可以成活。  相似文献   
18.
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针对大学新生开展16PF调查并发现单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本次测查共测量被试8302人,删除部分无效量表.实际有效数据为7742人,问卷有效率为93.27%.以一般情况问卷中“是否是单亲家庭子女”回答“是”的.作为单亲大学生的认定标准,检出单亲家庭子女555人,占总人数的7.17%,其中男生占40.0%.女生60.0%.17.5%的单亲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子女与非单亲家庭子女相比,在乐群性和怀疑性两个因子有显着区别。事实上也表现为与正常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显着差异。结论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心理、怀旧心理、逆反心理、猜疑心理等等。教育对策:加强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对单亲大学生心理的干预与影响,同时.单亲大学生遗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以多元系统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妇幼卫生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2年 9~ 1 2月对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专业的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信函追踪调查。结果表明 :总体而言 ,该系学生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均较强 ,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该系学生保健服务能力是强项 ,体现了“以保健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但同时也发现妇幼系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均存在一定问题 ,最突出的是临床动手能力较差 ,其次为社区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相对不足 ,创新能力较差 ,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部队性病防治情况。方法 设计 10个与性病有关的问题 ,对随机抽样某师 4个营官兵现场无记名调查。结果 有关性病的基本知识已被大部分官兵所认知 ,但也有一部分官兵对性病缺乏了解 ,甚至误解。结论 在官兵中加强性病基本知识的宣传 ,强调性病的危害对部队防治性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