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8篇
  1篇
中国医学   30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发生不可耐受性咳嗽(IC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12月行肺切除术的3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1例、女154例,年龄24~83岁。根据术后是否出现ICAP,将患者分为ICAP组61例和非ICAP组304例。患者肺切除术后出现ICAP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性别、吸烟史、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术前咳嗽及手术侧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0、15.25、12.15、4.20、4.9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无吸烟史、右肺手术、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以及术前咳嗽,均为术后ICAP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4.036、6.243、2.311、3.347、1.953,95%可信区间为2.077~7.845、3.030~12.864、1.184~4.512、1.732~6.467、1.039~3.668,P值均<0.05)。结论 女性、无吸烟史、右肺手术、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以及术前咳嗽可能会导致肺切除术后ICAP的发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国医大师薛伯寿在临床应用《内经》"木郁达之"之法治疗内科疾病常获显效,以三例医案胃脘痛、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咳嗽为基础,探讨和分析"木郁达之"治则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薛老推崇《内经》"木郁为先""木郁为重",认为木郁是常见的发病病因和病机,"木郁达之"为中医重要治法,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咳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治疗一般都不难,但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喉源性咳嗽等慢性肺系疾病病程较长,西医治疗比较棘手且取效不易。文章旨在通过3则咳嗽验案,介绍"审症(抓主症)-辨人(体质)-诊病-识证(方证)"四位一体的多元思辨模式在咳嗽诊疗实践中的应用,首当抓主症,次辨体质,明确诊断,从方证入手,谨守病机,遣方用药常以经方和后世经典方化裁治疗咳嗽,衷中参西,圆机活法,该思路和方法对于指导中医临证施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门诊慢性咳嗽病人中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方法 对门诊慢性咳嗽 ,干咳和已用抗生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2~ 3月的病人 ,以及查体无喘息无哮鸣音的病人 ,X胸片正常 ,肺功能正常。这些病人再进行诱导痰细胞学分析、肺功能峰流速变异率观察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等 ,进行规范的程序诊断。结果 确诊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 1 8例慢性咳嗽病人 ,肺功能 FEV1 =1 1 3± 8.2 % ;FEV1 / FEV81± 7.6 %。组织胺激发试验阴性 PC2 0 >=8mg/ ml。嗜酸细胞数占诱导痰涂片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是 2 2 .5± 1 8%。门诊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是 3.4 6 %。结论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症状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7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经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0.6%。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喘症状及湿性啰音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6.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研究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入组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1组和2组,另设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MP-IgM检测,对比分析3组MP检测结果、阳性率及MP阳性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MP-IgM阳性率为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1组及研究2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年龄越大MP-IgM阳性率越高,二者呈正比;研究1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二者关系密切,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常规检测MP-IgM,且应用抗肺炎支原体药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吸入低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评价吸入激素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CVA患者25例,检测每日吸入400μg布地奈德,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血清皮质醇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加以对比。以健康体检者21名为对照。结果: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皮质醇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对患者的血清皮质醇、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竹沥颗粒与鲜竹沥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祛痰作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确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60例,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2组,竹沥颗粒组(治疗组)131例,口服竹沥颗粒,每次4 g,每日3次;鲜竹沥液(对照组)130例,每次口服30 mL,每日3次,疗程均为7 d。结果:共242例患儿完成实验,疗效分析显示:(1)疗效:治疗组愈显率(痊愈+显效)为68.33%(82/120),对照组为69.67%(85/12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则分别为90.00%(108/120)、87.70%(107/1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为73.33%(88/120),对照组为72.13%(88/122),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110/120)8,8.52%(108/1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症状、体征疗效:2组咳嗽评分下降值分别为3.04±0.08、1.96±0.07,消失时间分别为(4.8±0.8)(、6.3±0.9)d;咯痰症状评分下降值分别为3.46±0.06、2.1±0.07,消失时间分别为(4.2±0.6)(、6.0±0.7)d;痰液性质评分下降分别为3.56±0.08、2.22±0.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咳嗽、咯痰、痰液性质的愈显率分别为75.00%(90/120)、80.83%(97/120)8、2.50%(99/120),对照组则分别为49.18%(60/122)4、9.18%(60/122)、54.10%(66/122),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竹沥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且安全,颗粒剂型在改善咳嗽、咯痰、疗效及起效时间上更优。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为经验性诊治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遵循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对264例患者确定病因诊断。结果慢性咳嗽的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96例(34.6%)、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征82例(31.1%)、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26例(9.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性咳嗽14例(5.3%)、变应性咳嗽10例(3.8%)、慢性支气管炎8例(3.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例(1.5%)、病因不确定24例(9.1%)。结论本市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构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症、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性咳嗽。各种慢性咳嗽都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可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诱导引起呛咳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层分为四组:Ⅰ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Ⅱ组为利多卡因0.5 mg/kg,Ⅲ组为利多卡因1.0 mg/kg,Ⅳ组为利多卡因1.5 mg/kg,所有利多卡因组加生理盐水至10ml。实验药物经上肢静脉10s内注入,2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注射时间5s),观察5min,记录呛咳的例数和强度。结果呛咳发生率Ⅰ组为40%(20/50),Ⅱ组为16%(8/50),Ⅲ组为14%(7/50),组Ⅳ为14%(7/50),三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三个实验组之间呛咳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其最佳剂量为0.5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