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28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112篇
内科学   77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28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1215篇
综合类   1035篇
预防医学   603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621篇
  6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 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thoracic epidural hematoma at the T7-T9 level which occurred after placement of spinal epidural catheter for continuous anaesthesia in acute pancreatitis. The male patient felt a sudden back pain after six days of successful analgesia and became paraplegic 24 hours afterwards. An emergency laminectomy and removal of the hematoma were performed; however, the patient recovered only incompletely.We discuss the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of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 as well as its diagnostics and therapy. The controversial views from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s its etiology are critically review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在肿瘤化疗中持续输注氟尿嘧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3月-2008年7月96例癌症化疗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式,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直接从外周静脉输注氟尿嘧啶(5-Fu)连续5天,每天维持6-8小时。实验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连接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5-Fu)120h~135h,两组均以21天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病人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能减轻病人的毒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入住ICU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 4 0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2 1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B组 1 9例 ,采用常规治疗 +机械通气 +CVVH。分别观察 2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间、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氧分压、PEEP水平、心率、血压及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A、B两组患者在病因、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平均脏器功能障碍数等方面相似 ,B组患者加用CVVH后 ,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 :病死率 ,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他指标与A组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CVVH疗法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和各种应激激素、致炎介质 ,明显改善了ARDS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L-OHP)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76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奥沙利铂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组(热化组)26例,引出腹水后,在加热的5%葡萄糖溶液2500~3500ml中加入L-OHP200mg/m2,持续体外循环腹腔热灌注,腹腔内温度保持在41~43℃,持续60min;腹腔内注射奥沙利铂化疗组(单化组)26例,常规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后注射L-OHP200mg/m2。单纯腹腔热灌注组(单热组)24例,加热5%葡萄糖溶液2500~3500ml,持续热灌注60min。结果总有效率(CR PR)54%(41/76)。热化组、单化组和单热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9%(20/26)、50.0%(13/26)、33.3%(8/24),P<0.05。急性腹痛:热化组53.8%(14/26),单热组16.7%(4/24)。单化组无急性腹痛病例,P<0.05。麻痹性肠梗阻:热化组19.2%(5/26),单化组7.7%(2/26),单热组16.7%(4/24),P>0.05。结论奥沙利铂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①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近9年63例SAP合并ARF临床资料,用多元直线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RF发生率的相关因素;②63例病人均行肠内营养支持(62.4±20.6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15.6±8.7 d),51例行机械通气(21.7±12.4 d),54例早期腹腔穿刺,34例置鼻胆管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18例行腹膜后脓肿穿刺引流,50例手术治疗.结果 SAP合并ARF的死亡率为31.7%,发生率为10.6%,SIRS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ARDS、MODS、腹腔间室综合征等是SAP合并ARF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SIRS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ARDS、MODS、腹腔间室综合征等是SAP合并ARF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液体复苏、CRRT、有效维护脏器功能和局部引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连续浅缝法修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浅缝法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VSD)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体重10kg以内(≤10kg)50例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自体心包连续浅缝法修补。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2±21min(14-52min),体外循环时间56±35min(29-69min)。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9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结性心律。2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因前上缘残余分流分别为0.4cm和0.3cm,再次手术修补;1例后下缘残留细束样分流,直径0.15cm,随访6个月后自愈;10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剪开三尖瓣,8例垂直瓣环,2例平行瓣环;1例三尖瓣中度反流,随访无加重;5例轻度反流,4例轻微反流,随访均无加重;1例心包积液;1例再次进入手术室止血。结论连续浅缝法是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有效外科纠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PM在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早期应用CPM治疗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病人156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8%。结论 在髌骨骨折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后早期应用CMP,可显著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改进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效果。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根治术后行一期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改进包括:①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套环;②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与深部重建;③直肠角改进为肛提肌切缘牢固地缝合于肛门括约肌外面与结肠前壁;④直肠瓣改进为三个人工直肠瓣。结果38例术后肛门外形、功能及远期生存率均更为优良,术后肛门功能测试的总优良率达94·73%,远期生存率高达76·32%。结论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的效果良好,改进术式的设计也更符合正常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