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are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health problems in the world. Treatment for these kind of afflictions often take place at home, where the continuous care of a medical specialist is frequently beyond the economical means of the patient, therefore having to rely on informal caregivers (family, friends, etc.). Unfortunately, these treatments require a deep involvement on their part, which results in a heavy burden on the caregivers’ routine and usually end up deteriorating their quality of life. In recent years, mHealth and eHealth applications have gained a wide interest in academia due to new capabilities enabled by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mobile technologi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These innovations have resulted in several applications that have successfully managed to improve automatic patient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and to bridge the distance between patients, caregivers and medical specialists. We therefore seek to move this trend forward by now pushing these capabilities into the field of respiratory therapies in order to assist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with their treatment, and to improve both their own and their caregivers’ quality of life. This paper presents a cloud-based mobile system to support and improve homecare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 The platform described uses vital signs monitoring as a way of sharing data between hospitals, caregivers and patients. Using an iterative research approach and the user’s direct feedback, we show how mobile technologies can improve a respiratory therapy and a family’s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采用八旋翼无人飞行器(UAV)搭载自制的GM管型剂量率仪研制一套无人飞行器低空辐射测量系统用于低空小尺度区域范围内的核辐射快速测量及应急监测。方法 基于云服务器建立系统管理展示软件及数据库,采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数据通信,结合数字地图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监测点位及测量数据展示,无人飞行器可以由遥控器手动控制也可以由地面站进行路径规划控制。结果 无人飞行器带载飞行时间超过30 min,自制的GM管剂量率仪剂量率测量范围为100 nGy/h~10 Gy/h,利用137Cs伽马点源对该系统进行定位精度测试,其定位精度<10 m,测量数据及GPS位置刷新数据最小上传时间间隔为10 s,通过云端管理及展示软件可以实时查看监测数据信息及无人飞行器位置信息。结论 经实验测试证实,无人飞行器低空辐射测量系统是一套机动灵活、运营维护成本低、易于操作的低空、小区域和高精度的核辐射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03.
分析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现实基础,简要介绍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参与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几点尝试,提出应选择部分学科馆员进入文献资源建设小组,并建立采访人员、学科馆员、院系专家相结合的选书方式。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关于学术型医学图书馆创新倡议的案例研究,该倡议描述在新图书馆研究计划实施之年的所有相关计划和事务。为了顺应医学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提高图书馆员的研究技能,以促进其在医学领域的扩展研究整合,密歇根大学Taubman医学图书馆建立了一个专家研究计划。这项新计划是图书馆未来战略规划的一部分,聚焦3个主要目标:扩大图书馆的研究组合、建立图书馆员的研究技能和能力以及提高图书馆的研究可视性。重点介绍了5个图书馆项目,从而阐明图书馆员所从事的与医学院教师、科研人员、临床医生以及学生等不同人群的不同类型的研究合作。  相似文献   
105.
大型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为例,阐述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意义、具体方案,包括业务流程、系统架构以及管理和应用等方面,指出互联网医院建设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云影像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云影像技术特点提出当前主要应用场景及建设思路。针对人工智能强势介入医学影像的新情况,分析未来云影像融合医学影像智能检测、专业云服务的可行性,指出云影像技术应用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及其对图书馆智能化、知识化、泛在化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强烈冲击。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进行了研究,但医学专业图书馆如何应对大数据挑战的报道较少。在理性认识“大数据”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图书馆可以利用的大数据理论与技术,探讨了大数据给医学图书馆带来的机遇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最后设计了大数据在医学图书馆的应用架构。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工作中学科馆员学术信息推送及信息素养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以军事医学科学院某所为试点开展的RSS订阅个性化产品的具体内容及用户反馈效果,提出了建立研究室个性化RSS账户、将RSS订阅内容部分嵌入学科服务平台等继续深化RSS学术信息推送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共享架构体系,给医疗卫生信息化带来全新的建设思路。本文在对云计算的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探讨的基础上,综合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云计算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的服务,及其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益处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