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15篇
  免费   4673篇
  国内免费   1398篇
耳鼻咽喉   472篇
儿科学   1092篇
妇产科学   1591篇
基础医学   6360篇
口腔科学   1099篇
临床医学   9703篇
内科学   8503篇
皮肤病学   483篇
神经病学   2762篇
特种医学   22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5657篇
综合类   9012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8985篇
眼科学   513篇
药学   6492篇
  114篇
中国医学   2109篇
肿瘤学   2734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1231篇
  2022年   2556篇
  2021年   3742篇
  2020年   2960篇
  2019年   2553篇
  2018年   2116篇
  2017年   2235篇
  2016年   2214篇
  2015年   2066篇
  2014年   4068篇
  2013年   4215篇
  2012年   3777篇
  2011年   4022篇
  2010年   3050篇
  2009年   2841篇
  2008年   2779篇
  2007年   2817篇
  2006年   2288篇
  2005年   2071篇
  2004年   1757篇
  2003年   1514篇
  2002年   1368篇
  2001年   1186篇
  2000年   971篇
  1999年   916篇
  1998年   757篇
  1997年   737篇
  1996年   678篇
  1995年   608篇
  1994年   603篇
  1993年   442篇
  1992年   484篇
  1991年   444篇
  1990年   387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321篇
  1987年   275篇
  1986年   228篇
  1985年   329篇
  1984年   284篇
  1983年   194篇
  1982年   223篇
  1981年   201篇
  1980年   182篇
  1979年   153篇
  1978年   112篇
  1977年   97篇
  1976年   94篇
  1975年   9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低龄儿血液透析技术实施的特点,以提高婴幼儿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采用瑞典产Gambro AK90s血透机与宁波产0.5-0.8cm醋酸纤维透析器对33例年龄5个月至7岁危重儿实施紧急血液透析疗法,其中急性肾衰竭20例,氟乙酰胺毒鼠药中毒13例。结果:33例患儿均成功地实施39例次紧急血液透析,透析中发生并发症17例(43.59%)经对症处理缓解。30例治愈,治愈率90.9%。结论:紧急血液透析技术是成功地抢救婴幼儿危重症最为快速、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通过对1996~2001年60家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别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探讨不同科别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及变迁。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6年间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陛西林的耐药率维持在40%;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和氯霉素的耐药率从1998年的51.4%和39.6%降低到2001年的36.2%和23.6%。外科住院患者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6年的26.3%增加到2001年的45.9%;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从1996年的24.6%和17.5%增到2001年的43.5%和43.1%。ICU患者分离的大多数菌株对苯唑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门诊患者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6年的17.2%增加到2001年的24.9%;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超过30%;SMZ/TMP的耐药率从1998年的61%降低到2001年的38.3%。结论 调查不同科别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方法 CLC ODS柱 (15mm× 6.0mm ,5 μm ) ,流动相 :0 .0 5mol/L枸橼酸 乙腈 (80∶2 0 ) ,三乙胺调 pH3 .0 ,流速 1mL·min-1,Ex =3 60nm ,Em =465nm ,样品稀释 10 0 0倍 ,进样10 μL。 结果 加替沙星在 4~ 3 2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 (99.98± 0 .0 6) % ,日内、日间RSD <2 %。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加替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4.
蒙药忠论-5胶囊总生物碱测定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蒙药忠伦-5胶囊中总生物碱含量及其体外溶出情况。方法 以苦参碱为对照品,利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以水为介质,用转篮法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结果 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为RSD=1.89%,平均回收率为100.89%,RSD=3.49%。;苦参总生物碱相对累积溶出度与溶出时间相关显著(P<0.01),T50=24min,Td=31min,m=1.32。结论 用上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及体外溶出度,对评估忠伦-5胶囊质量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10年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迁对围生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2-1996年剖宫产率为36.50%,显著低于1997-2001年的47.7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合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难产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生儿死亡率1992-1996年为17.88‰,1997-2001年为22.2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96.
张嬿  石红 《生殖与避孕》2003,23(6):323-326
目的:研究人子宫内膜共培养体系对早期鼠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及移植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将2-细胞小鼠胚胎与人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对照组为无营养细胞的单纯培养液,每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将培养到囊胚期的胚胎移植回小鼠的子宫腔,观察着床情况。结果:共培养体系中68.3%的2-细胞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期,50.8%发育至囊胚期,囊胚的孵化率为36.7%,胚胎的着床率为25.0%。而对照组只有24.8%的2-细胞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期,11.4%到达囊胚期,且其中大部分为早期囊胚即停止发育。另外对照组细胞碎片出现早且多,卵裂球不均匀,胚形态差,移植后胚胎的着床率仅为3.1%。结论:人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体系可以促进小鼠胚胎的体外发育,改善胚胎的质量,提高着床率。  相似文献   
997.
刘玮  程利南 《生殖与避孕》2003,23(6):375-378
辅助生殖技术(又称助孕技术)的发展在治疗不孕的同时导致多胎妊娠率的提高。本文阐述助孕技术与多胎妊娠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严格控制超促排卵指征、控制移植胚胎数量、冻存胚胎、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减胎术的应用等方法来获得最佳妊娠率,同时降低助孕术后的多胎妊娠特别是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为遏制和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本市七所医疗单位近二十年来的产妇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近十年剖宫产率平均以每年5个百分点速度攀升。②妇产科床位在30~50张之间的县(市)、区级医院剖宫产率上升速度较快。③剖宫产已逐步取代产钳、胎头负压吸引、臀位牵引等分娩方式,是处理重度妊高症、妊娠特发性疾病、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④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率。结论:剖宫产率上升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社会综合因素的结果,须采取综合性的对策和措施加以遏止或降低。  相似文献   
999.
To compare retrospectively the recurrence rates of TUR alone versus different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modalities in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cases, 187 patients with stage Ta and T1 bladder tumours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llowed by adjuvant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with mitomycin, BCG or epirubicin or b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lone. All patients in this study had historically proven transurethrally resectable primary, category Ta and T1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of the bladder. Group I include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lone, and the other groups included intravesical mitomycin-C(Group II), BCG (Group III) and epirubicin (Group IV) therapies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146 male and 41 female patients (78% male and 22% female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ere diagnosed as primary TCC bladder tumours. Only 52 of them were stage Ta and 135 of them were stage T1 bladder tumours. Examining the histological grade of the bladder tumours, 88 (47%) of the patients had grade I, 53 (28%) had grade IIa, 30 (16%) had grade IIb and remaining 16 (9%) had grade III bladder cancers. The recurrence rates were 25% for Group I, 23.8% for Group II, 26.2% for Group III and 22.7% for Group IV. These values were given with disregarding the grade and volume of the bladder tumours. For solitary, less than 3 cm low grade tumours (grade I, IIa) recurrence rates were 16% for Group I, 15.4% for Group II, 17.8% for Group III, 17.2% for Group IV (p> 0.05). As a result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for patients with low grade, stage Ta and T1 tumours TUR alone may be the best treatment modality. Although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is effective in decreasing short-term incidences of tumour recurrence, it has not decreased long-term incidences of tumour recurrence. The high cost and adverse side effects of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superficial, single, low grade tumours of bladd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了进一步解决青霉素生产过过程中的过滤问题和进一步扩大产量,克服原设备的缺陷。方法:我们采用了目前国内制药企业广泛使用的鼓式过滤机过滤技术及利用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改进相应工艺。结果: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产量、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产率的结果。结论:通过实际生产证明完全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本文就目前青霉素过滤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