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2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1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77篇
内科学   454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96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462篇
预防医学   823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17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服务业人员对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方法2005年9月,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深圳市公共场所服务业人员的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服务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其主要传播途径有较好的掌握,但在非传播途径的了解方面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安全套的预防作用认识不足。多数愿意接受艾滋病的健康检查。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服务业人员的艾滋病教育,使其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推广使用安全套。同时加强预防艾滋病措施的宣传,出台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42.
尿酸代谢异常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已达成共识,认为甘油三酯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基础代谢异常.而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常常伴有的代谢异常.包括代谢综合征的提出者Reaven在内的部分学者主张将高尿酸血症纳入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干预效果,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农村中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中实施艾滋病防制干预,干预的方法主要运用三维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理念。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调查。结果对照组学生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保持在较低水平;观察组学生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对照组学生信念水平干预前后相当,甚至出现下降;干预组学生信念水平有所提高,但水平仍不高。结论健康干预可以取得显著效果,但由于时间较短,在信念改变方面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示,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4.
艾滋病流行地区儿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地区儿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对有关儿童权利的认知和一般卫生行为作出需求评估。方法选取皖北地区艾滋病高发的1个乡镇,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7个村,对所有10~17岁儿童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在238名参加调查的儿童中,82.4%没有听说过儿童权利公约,都希望在村里建立儿童活动中心。有94.5%听说过艾滋病,正确回答80%及以上问题的比例为58.8%,男性低于女性(52.2%和67.3%,χ2=5.49,P=0.019)。儿童知道三大传播途径的顺序为血液>性>母婴(91.1%,86.5%和58.8%,χ2=84.14,P<0.001)。有22.3%的调查对象不希望艾滋病感染者继续住在村里,79.3%愿意继续同感染了艾滋病的朋友来往,97.3%的愿意照顾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的家人。绝大多数认为儿童应该了解艾滋病(97.7%),愿意学习更多的艾滋病知识(96.4%)。结论艾滋病流行地区的儿童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态度,但仍有待于提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具有很高的主观需求。  相似文献   
45.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现况及需求,评价健康教育讲座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医学低年级学生,集中研究对象,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相同问卷,统计分析有关数据,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对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个人防病态度及行为意向的正确认知均有所提高(P值均<0.05)。医学生有较强的公共卫生意识,但部分观念和态度没有改变。结论健康教育讲座对在校医学生具有适应性、有效性,但仍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46.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教育的有效方式,为研究适合我国高校的艾滋病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承德市592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课堂教学,并在教育前后配合问卷调查,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显著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在若干种教育形式中,以多媒体课堂教学最受大学生欢迎。讨论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8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病例,分为急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结合早期手术治疗3细观察疗效.结果:38例中存活24例,总体生存率为63.16%,其中急诊手术治疗10例,存活4例(40%);单纯非手术治疗组16例,存活9例(56.25%);非手术治疗结合早期手术治疗治疗组12例,存活11例(91.67%).3组存活率两两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AP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评分两两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应在强化的非手术监护治疗下行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展程度是决定手术时机的关键;手术目的是进行充分有效的腹腔减压和引流而不是以清除胰腺的坏死组织为目的;术后血液透析对于阻止胰腺局部病变和全身病情加重,保护脏器功能具有显著功能.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广西城市高中(包括职高)学生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和影响因素、了解其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宁、柳州、桂林、贺州、钦州、河池等6个城市的42所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11120人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性行为发生率为5.9%,其中男生的发生率为8.3%,女生为3.6%。男性、职高、不与父母同住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未开展校内青春期教育、观看色情书籍和音像制品、有异性朋友、和异性拥抱、接吻、抚摸等行为的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被迫性行为发生率为1.9%。职高、不与父母同住的学生的被迫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艾滋病知识全对比率为39.6%,男生为39.9%,女生为39.4%,经济状况较差地区、职高及校内未开展艾滋病教育的学生正确率较低。结论:广西高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生活学习环境和家庭状况等影响不容忽视.在中学生中加强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要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9.
黄芪和硫酸锌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芪、硫酸锌对肠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肺脂质过氧化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夹闭兔肠系膜上动脉及松央再灌注,复制损伤模犁。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观察黄芪、硫酸锌对人、出肺血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丙二醛(MDA)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含量的影响。结果:肠I/R过程中伴有急性肺损伤,静脉给予黄芪及硫酸锌可使再灌注后XO及MDA含量降低,且可防止SOD和PS减少。结论:黄芪、硫酸锌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能减轻或住一定程度上防止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38-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who developed acquired hemophilia caused by factor VIII (FVIII) inhibitors. She manifested spontaneous bleeding symptoms such as ecchymoses and hematuria. Laboratory findings showed an isolated prolongation of the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reduced FVIII activity, and a high titer of FVIII inhibitors. Sh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oral predonisolone and cyclosporine in combination with steroid and cyclophosphamide pulse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