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50篇
  免费   1935篇
  国内免费   1401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86篇
妇产科学   190篇
基础医学   2055篇
口腔科学   221篇
临床医学   3710篇
内科学   2115篇
皮肤病学   240篇
神经病学   455篇
特种医学   4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71篇
综合类   8335篇
预防医学   4219篇
眼科学   115篇
药学   3761篇
  39篇
中国医学   2297篇
肿瘤学   1606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973篇
  2022年   815篇
  2021年   1105篇
  2020年   1034篇
  2019年   980篇
  2018年   607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1026篇
  2015年   1156篇
  2014年   1606篇
  2013年   1574篇
  2012年   1819篇
  2011年   1828篇
  2010年   1610篇
  2009年   1437篇
  2008年   1625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1392篇
  2005年   1488篇
  2004年   1100篇
  2003年   1103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556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孕酮(progesterone,PROG)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38只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和PROG+MCAO组,分别采用Longa法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脑组织TTC染色法、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评估神经细胞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脑脊液ATP、IL-6、TNF-α和COX-2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P2X7R和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MCAO组相比,PROG+MCAO组大鼠Longa评分(第5~7天)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潜伏期(第4~7天)下降(P<0.05或P<0.01),而目标交叉次数增高(P<0.05);PROG+MCAO组大鼠NAA/Cr和Cho/Cr比值较MCAO组升高,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率较MCAO组明显降低(P<0.05);MCAO组脑脊液ATP、COX-2、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ROG+MCAO组上述指标含量明显低于MCAO组(P<0.05);MCAO组脑组织P2X7R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而其在PROG+MCAO组表达水平又明显低于MCAO组(P<0.05)。结论 PROG通过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减轻神经元损伤及髓鞘降解而改善I/R脑损伤大鼠运动和认知功能,这一保护作用与其抑制ATP-P2X7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防暑清热饮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糖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蒙花苷和广藿香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2%磷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0 ℃。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糖苷、3,5-O-二咖啡酰奎宁酸、蒙花苷和广藿香酮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2.03%(1.63%)、102.38%(1.51%)、102.39%(1.23%)、103.14%(1.87%)和104.01%(2.33%)。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能够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系统评价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对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Library、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随机对照试验,采用 Cochrane系统对文献偏倚进行评估,利用 Revman 5.3软件提取数据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12篇文献,文献方法学质量均不高。 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联合 EPO与单独亚低温治疗比较,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S100)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均显著下降, S100浓度 MD=-0.34,95%CI:-0.43~-0.25,P<0.000 01;NSE浓度 SMD=-1.74,95%CI:-1.96~-1.51,P<0.000 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法较单独使用亚低温能提高 NABA评分, SMD=1.64,95%CI:0.97~2.31,P<0.000 01。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两者病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 EPO在治疗新生儿 HIE方面,能降低血清 NSE和 S100蛋白的浓度,提高 NABA评分和神经功能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5.
沈雅明 《中国药师》2020,(2):363-366
摘要: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小儿热速清糖浆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热速清糖浆中(R,S)-告依春、葛根素、绿原酸、木犀草苷、大黄素、连翘苷、连翘酯苷A和黄芩苷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 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检测绿原酸)、250 nm(检测葛根素)、330 nm(检测连翘酯苷A)、350 nm(检测木犀草苷)、274 nm(检测黄芩苷)、254 nm(检测大黄素)、277 nm(检测连翘苷),流速:1. 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R,S)-告依春、葛根素、连翘苷、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酯苷A、大黄素和黄芩苷质量浓度分别在0. 063 0~1. 252 0 mg·ml-1、0. 124 0~2. 489 0 mg·ml-1、0. 046 0~0. 916 0 mg·ml-1、0. 178 0~3. 554 0 mg·ml-1、0. 039 0~0. 784 0 mg·ml-1、0. 053 0~1. 062 0 mg·ml-1、0. 025 0~0. 509 0 mg·ml-1和0. 160 0~3. 201 0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 998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 1%,99. 0%,98. 2%,99. 6%,97. 2%,96. 2%,96. 9%和99. 5%,其RSD分别为1. 62%,1. 23%,1. 53%,0. 35%,1. 81%,1. 78%,1. 75%和0. 54%(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有效,可用于同时测定小儿热速清糖浆中上述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6.
宋丹 《安徽医药》2020,24(1):47-50
目的观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纳美芬联合高压氧对其血清 S100β蛋白、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丙二醛(MDA)及乳酸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5年 2月至 2018年 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9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 46例)和观察组( 4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疗法,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纳美芬治疗(纳美芬 0.4~0.6 mg加入 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 1次/天)。两组均持续治疗 4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并对比治疗前、治疗 4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记录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和乳酸水平差异。分析 92例病人治疗前后上述血清学指标与 GCS评分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病人治疗 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 GCS评分显著升高,而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及乳酸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均 P<0.05)。治疗 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1.14%(P<0.05)。92例病人治疗前后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及乳酸变化差值与 GCS评分变化差值呈显著负相关性( r=-0.646、-0.704、-0.574、-0.725,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高压氧能显著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及乳酸水平,病人昏迷程度显著改善,较单一的高压氧疗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吴从印  李伟  管频  王玲  李艳 《安徽医药》2020,24(11):2181-2184
目的探讨预防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至 2017年 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人 1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对照组展开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展开预防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管理后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7.8%相比对照组 24.4%降低,观察组在管理后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行预防管理模式,可较好地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可将其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998.
梁利红 《安徽医药》2020,24(10):2054-2058
目的探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 γ干扰素(IFN?γ)、血栓素(TXB2)、可溶性 B7?H3(sB7?H3)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 PP)病儿中的表达水平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 80例 RMPP病儿、 80例普通支原体肺炎(MPP)病儿及 50例查体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 RMPP组、 MPP组及对照组。收集临床症状,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 IFN?γ、TXB2和 sB7?H3水平。结果 RMPP组病儿肺部呼吸音减低、肺实变、胸腔积液、黏膜糜烂、黏液栓形成等发生率显著高于 MPP组(P<0.05); RMPP组、 MPP组病儿血清 IFN?γ[(895.63±212.96)、(624.85±158.96) pg/mL]、 TXB2[(289.28±89.56)、(195.17±79.63)pg/mL]和 sB7?H3[(466.71±127.45)、(312.48±105.7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4.12±31.02)、(35.85±12.45)、(44.15±15.74)pg/mL](P<0.05),RMPP组血清各指标水平高于 MPP组(P<0.05); RMPP组病儿肺泡灌洗液中 IFN?γ[(89.46±34.12)、(45.78±10.27)pg/mL]、TXB2[(88.45±32.78)、(54.17±17.48)pg/mL]和 sB7?H3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对一次注射剂无菌检查阳性结果进行溯源。方法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污染菌A1和污染调查中采集的16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验证。结果 A1的鉴定结果为科氏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菌株的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结合PFGE分析显示A1来自无菌检查使用的隔离器污染。结论 制药企业可以使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生产和检验中污染菌的鉴定和溯源,但对于与如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一样核糖体16S亚基序列完全相同的菌株,需要结合其他同源性分析方法进行最终的判定。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