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的临床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近年来所行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的40例Ⅲ度~Ⅳ度痔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愈后复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 min,术后住院时间2~4 d,手术后脱出的痔块均回缩,切除直肠黏膜完整,术后肛门或下腹部有痛感5例,有轻度排便失禁3例(年龄均为55岁以上),肛门周围炎症1例;术后3~6个月复诊无1例复发,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直肠阴道瘘,2例曾经有一过性的黏液血便。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是治疗Ⅲ度~Ⅳ度痔病的一项较新的技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程短,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小,与传统术式比较有很大优势。有效减少该术式并发症的主要措施在于掌握手术操作平面的直肠黏膜与齿线的距离在4.0~5.0 cm处完整的切除直肠黏膜,以及荷包缝合的技术也是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对心功能II~III级老年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靶控输注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心功能II~III级行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等量两组,实验组进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靶控输注全麻,对照组进行七氟醚吸入全麻,监测患者各时点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起效、苏醒时间和拔管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时点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起效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除心动过缓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通道靶控输注全麻,能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且恢复迅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
94.
李小娟  徐慧琴 《当代医学》2010,16(4):124-12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分次舌下含服与口服给药配伍米索前列醇对中止8~16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16周无任何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禁忌证要求中止妊娠的病例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舌下含服米非司酮,B组口服米非司酮,末次米非司酮用药1.5~2.0h后,两组均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结果A组有效率100%,完全流产率94%;B组有效率100%,完全流产率91%,流产后阴道流血量与平时月经量相似,舌下含服给药更能减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舌下含服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8~16周妊娠引产安全、有效,且能减少胃肠道副反应,对早孕反应严重的病例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95.
胡敏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429-1430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妊娠10~14周自愿选择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者,于禁食2 h后顿服米非司酮150 mg,服药后禁食1 h,36 h后首次口服米索前列醇0.4 mg,服药前后禁食1 h,根据宫缩情况酌情加量。结果 115例妊娠妇女药物流产疼痛0级占33.04%,Ⅰ级占53.04%,Ⅱ级占13.91%,无Ⅲ级;阴道出血量≤80 ml者占85.22%,〉80 ml者占14.78%。流产成功率:完全流产者98例,占85.22%;不完全流产者14例,占12.17%;无效者3例,占2.60%。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避免了手术器械对患者生殖器官的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风险,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