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5篇
临床医学   574篇
内科学   24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1620篇
预防医学   304篇
眼科学   4268篇
药学   737篇
  16篇
中国医学   69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评价1个老年人群中吸烟与早期和晚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RM)的5年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蓝山眼科研究对1992~1994年期间≥49岁的3654名参与者和随后5年的2335名幸存者(75.1%)进行检查。使用威斯康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分级系统对视网膜图片进行分级。对于任何检查中发现有ARM病变的视网膜图片,使用与河狸坝眼科研究开发的方法相似的一种并排方法再进行详细的分级。我们对ARM病变的发病率也使用相似的确定方法。结果:在目前吸烟、既往吸烟或从不吸烟者中,年龄标化后的任何晚期ARM病变发病率分别为3.1%,1.2%和1.4%。相应的对于年龄标化的早期ARM病变发病率分别为10.6%,8.2%和9.3%。发生晚期ARM的平均年龄,目前吸烟者为67岁,既往吸烟者为73岁,从不吸烟者为77岁(P=0.02)。对年龄进行校正后,目前吸烟者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地图样萎缩[年龄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RR)为3.6;95%可信区间(CI)为1.1~11.3]和晚期ARM病变(RR,2.5;95%CI,1.0~6.2)发生的危险度增加。目前吸烟者发生视网膜色素异常的危险度增加(RR,1.7;95%CI,1.1~2.7),在男性中发生的危险度更高(RR,2.8;95%CI,1.4~5.6)。测量结果:早期、晚期ARM和ARM病变的5年发病率。结论:在此群体中,目前吸烟者5年发生晚期ARM病变和视网膜色素异常的危险度增加;目前吸烟者较从不吸烟和既往吸烟者发展为晚期ARM的年龄明显较早。  相似文献   
22.
中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34眼)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底照相,FFA及OCT.结果 视力提高10眼,占29.41%,稳定17眼,占50.00%,下降7眼,占20.59%;眼底显效3眼,占8.82%,有效2眼,占5.89%,无效29眼,占85.29%.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比较,t=-2.125,P<0.05,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没有变化.结论 中药治疗湿性晚期老年黄斑变性虽然在改善眼底方面没有明显效果,但是在稳定并提高患者视力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探刊干性型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aneration,AMD)的病变发展特征并 寻找监测AMD病情进展的较敏感指标。 方法:用眼底彩色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明视视网膜电囤(ERG)、FM100-hue 色彩试验及视力检查,对60例(111眼)50~80岁、视力≤1.0的干性型AMD患者进行3~74个月(平均30.2个月)的随访观察。 结果:本组68眼经FFA检查、平均25.6个月随访,其中25%的患眼病灶损害有快慢不一的发展.全部111眼视力在平均30.2个月随访中有18%患眼的视力下降2行以下,且与病灶进展相符,FM100-hue 色彩试验的被随访者中,随访2年以后,其总错误分明显的增加(P<0.01).63眼的明视ERG在随访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结论:大部分干性AMD患眼的病灶损害和视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定。FM100—hue的总错误分可能为监测AMD病情进展的较敏感指标.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50-152)  相似文献   
27.
老年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与中医药治疗董道权曾庆华老年黄斑变性又称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在西方一些国家被认为是50岁以上的人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来有资料表明〔2〕...  相似文献   
28.
29.
特发性老年性黄斑裂孔是一种好发于60至70岁的老年人,具有较强双眼发病趋势的眼底病,尽管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黄斑裂孔这一疾病,但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特发性老年黄斑裂孔才有了基本认识,并在近五、六年,对此病的研究有了飞跃性的进展,本就这一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分期,临床特性,预后及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氩激光凝封裂孔对防止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在防治视网膜脱离中氩激光凝封视网膜周边干裂孔90例和黄斑裂孔52例,共计142例。经二年的随访,除1例需重做手术外,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