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30篇
预防医学   24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应用大数据思维集成构建医院“质量数据管理中心”,实现医院质量管理从数据化运营到运营大数据的适应性变革。方法:将医院医保科、质量管理科、病案室、统计室、计算机中心等数据管理密集的职能科室集成构建为医院“质量数据管理中心”。对其职能重新整合分工,逐步建立对医疗、护理、行政管理等全方位质量考核评价的独立机构,定期向医院党委及机关各部门提供一致、准确的决策数据分析报告,用于宏观决策。结果:集成构建的“质量数据管理中心”其原有职能作用可实现1+1>2,且由于数据信息集中采集、应用、分析、释放,医院决策速度加快、问题管理到位、效益扩增显著。结论:大数据思维框架下集成构建的医院“质量数据管理中心”可重新整合职能分工,高效利用信息资源,减少跨部门管理、控制信息衰减及流失,可为现代医院管理者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高效的预测模型为老年人尽早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十分必要。实验利用Stacking构建了一种异构分类器EtDtb-S,将16个相关性较高的特征作为特征向量,选用极端随机树(ET)、基于决策树的装袋集成模型(DTB)作为初级学习器,逻辑回归作为次级学习器进行集成。实验验证将EtDtb-S与单模型、同构分类器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对比,结果表明异构分类器相对于最优单模型预测精度提高2.8%,相对于最优同构分类器预测精度提高1.5%,具有更高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43.
44.
以泸州市中医医院为例,从基础业务系统、基础硬件工程、数据仓库和数据交换中心、数据挖掘与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几方面阐述医院智慧医疗架构设计及其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应用能够提高医院智能化水平,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2019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搭建起有效整合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各医疗卫生业务的《宁夏结核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以患者就诊时间为轴线形成包含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疾病史、历次诊疗资料及费用等共计530余项信息的电子病历,并可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体检筛查、疾病史等91项内容自动上传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新型结核病监测系统》。截止到2019年底,该系统已与宁夏地区19家结核病定点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相链接,占全区定点医院总数的95.00%(19/20);2019年全年共计抓取符合条件的疑似结核病患者3258例,高于《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的2445例患者,匹配患者占《传染病监测系统》提取患者的85.6%(2093/2495)。截至2020年5月,43家医疗机构安装了人工智能影像系统,共计筛查可疑患者3639例,987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确诊率高达43.87%(433例);随机从3639例可疑患者正位胸片中提取100张,以放射科专家阅片结果为标准,智能影像系统的判定敏感度为90.91%(10/11)、特异度为89.89%(80/89),Kappa值为0.61(0.60~0.62),有效提高了医疗效率和诊断效能。截止到2020年5月已注册医务人员2130余名,有效随访例次率达61.78%(1125/1821);随机从系统中抽取98例安装手机同步应用程序的普通肺结核患者和76例未安装手机同步应用程序的患者,发现前6个月的平均服药率前者[96.93%(15396/15883)]明显高于后者[92.99%(11411/12271)](χ2=236.17,P=0.000),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6.
丁菲  李除夕  周颖  莫冬萍  郭立玮 《中草药》2019,50(8):1759-1767
面向绿色制造的中药制药工艺路线设计,亦称"绿色设计",其目的是极小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协调优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制药分离工艺技术与药物绿色制造息息相关,"环境、性能和成本"三大要求和成熟度、分离技术原理是制药分离工艺绿色设计的基本要素,"清洁工艺"可降低原料及能源耗损,切合"预防优于治理"的理念,也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以构建膜与树脂技术系统集成为例,介绍中药制药工艺绿色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对中药制药分离工艺设计的技术经济问题开展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7.
中药工业能耗惊人,能耗的重头浓缩工段的蒸汽耗量约占全厂的60%左右,甚至更高。膜浓缩技术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重要优势,但因不同膜过程本身技术原理所造成的各自缺陷,而受到制约。引进国际先进的膜集成设计策略与方法,针对有望适用于中药物料浓缩需求的"反渗透与膜蒸馏集成"的技术关键——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流变性的劣化及其对膜传质作用的拮抗,以代表性中药复方为实验体系,借鉴流变学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手段,通过工艺过程动态精密分析,建立"时间-物料流变学特征-膜传质过程"三维模型;融合多学科手段,探索中药物料流变学规律及其对膜浓缩过程的影响,阐述膜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的传质作用及机制,寻找临界渗透压(反渗透过程)与临界通量(膜蒸馏过程)2个关键工艺参数的平衡点,探索"反渗透"与"膜蒸馏"2种膜过程的优化组合方案。破解膜浓缩工艺中药行业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为其成套技术设备研制及工艺设计提供支撑,促进中药制药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8.
张奇  荣雯雯  刘艳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8):1018-1021
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分类算法有很多种,每种分类算法有其各自的特点,不同分类算法在不同基因表达谱数据中的分类效果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四种分类算法(判别分析、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集成算法)的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在中老年人中高发的疾病,其可引起包括骨折在内的一系列严重症状,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生理检验指标有很多,如何筛选利用这些指标为诊断服务、建立诊断模型,尚未有成熟、统一的方法。方法 利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对临床骨质疏松患者指标使用多种特征相关性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的集成学习框架:SAB-SVMKNN算法,其通过将内部同质学习器集成和外部异质学习器集成结合,将集成学习中的Boosting算法和Bagging算法使用Stacking进行集成,构建性能更强,适应性更好地诊断预测模型。结果 使用特征选择从原始数据中的31项临床指标中筛选了对于骨质疏松最重要的8种相关特征,通过这种方式使各模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9.2%,且该研究对应的模型准确率提升18.6%,最终达到了94.8%的准确率。结论 特征选择对于临床诊断和骨质疏松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0.
黄静  张静  甘甜  石雨  章花  涂文菲 《护理学杂志》2022,27(5):77-79+99
目的 基于互联网医院构建一站式医护上门多系统集成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开发“医护上门”服务平台,实施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统计应用前6个月(采用电话预约方式实施居家服务)与应用后6个月服务患者的情况,比较患者满意度及护士认可度。结果 应用前开展项目12项,接受服务63例;应用后开展项目28项,接受服务299例。应用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护士认可度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医护上门平台实现了多系统、多学科的有效融合,可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居家护理服务,促进了居家护理服务业态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