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567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38篇
预防医学   520篇
药学   359篇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解ampD ampR调节基因与阴沟肠杆菌AmpC酶表达的关系 ,对 58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表型筛选法初筛 ,PCR法扩增AmpC酶的调节基因ampD和ampR ,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表型筛选结果显示 :去阻遏高产突变株为 50株 ,高度诱导产酶株为 3株。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显示 ,4 9株携带ampD基因 ,51株携带ampR基因。对其中 15株细菌的ampD基因和amp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 ,发现 3株高度诱导型中 2株ampD基因存在 95位氨基酸的突变位点 ,而ampR基因未发现突变位点 ;12株去阻遏高产型中 ,8株ampD基因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 ,5株ampR基因存在可疑的突变位点。结果提示 :ampD蛋白羧基端的氨基酸缺失或替代可能与AmpC酶的去阻遏表达有关 ,ampR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影响AmpC酶的去阻遏表达  相似文献   
992.
99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台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表型和基因型的流行特征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87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ESBLs表型筛选和确定,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s的基因型。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头胞噻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头胞他啶;经序列分析后ESBLs基因型别确定为CTX-M-9、CTX-M-1,而CTX-M-2测序结果不理想。结论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台州地区较普遍,以CTX-M-9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应用化学沉淀剂将El Tor霍乱弧菌沉淀聚集于水体下层,在缓冲溶液作用下保持特定的生长环境,从而起到抑制其它肠杆菌的生长,避免和减少检测中易出现假阴性的误差,以达到提高霍乱弧菌的阳性检出率.为疫情监测和调查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以碳酸钠为介质,硫酸亚铁为沉淀剂,在一定比例用量下,沉淀剂将水中霍乱弧菌沉淀聚集于水体下层,弃去上层清液沉淀中加入碳酸盐缓冲溶液.用等量双倍浓碱蛋白胨进行增菌、分离、鉴定.[结果]沉淀剂可将水中97.67%~99.85% El Tor霍乱弧菌沉淀至水体下层,缓冲溶液在增菌过程中pH变异数1.19%,处于不变的良好状态.在此条件下ElTor霍乱弧菌最小检量0.014~0.140cfu/ml,比常规增菌法阳性检出提高一个对数;沉淀缓冲增菌法比常规增菌法阳性检出率提高2.6倍.检测中无需二次增菌,比常规增菌法缩短一半的工作周期,同时可降低节约70%的试剂成本.[结论]本检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度高,最小检出量大,阳性检出率高,工作周期短,试剂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霍乱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调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NG-Test Carba5对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中碳青霉烯酶的检测能力。方法收集2018—2022年中国21个省77家医院的1 210株CRE菌株, 采用NG-Test Carba5快速检测菌株中的碳青霉烯酶酶型, 以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分析NG-Test Carba5的检测性能。结果 NG-Test Carba5对不同菌属CRE菌株中的5大类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亚胺培南酶(IMP)、维罗纳整合子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VIM)、苯唑西林酶(OXA)-48]均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 其敏感度达98.47%(1 161/1 179), 特异度100%(31/31), 阳性预测值为100%(1 161/1 161)。NG-Test Carba5对OXA-48、NDM、IMP和VIM酶的敏感度为100%(307/307), 对KPC酶的检测敏感度为97.70%(763/781)。对于11株产KPC-25、KPC-78和KPC-93型KPC突变体的菌株, NG-Test Carba5可报告所有KPC酶阳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对肠杆菌致病菌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周口市中心医院微生物室分离的537株肠杆菌科致病菌进行药敏及产ESBL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杆菌科致病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耐药严重,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抗菌药耐药较轻;检出产ESBL菌214株,其中大肠杆菌66株,克雷伯菌19株,肠杆菌属38株,变形杆菌株属9株,沙雷菌属8株,构椽酸菌属2株,其他菌属1株。结论对肠杆菌致病菌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并及时报告临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8.
1998年5月,在对福州某矿泉水厂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受藻类污染的调查中,我们采集了各工艺流程的有关样品进行藻类检验并同时作细菌指标检测。在检测水源水的过程中发现,水源水大肠菌群推测性检验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出现迟缓发酵现象(培养48h),对此现象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骨伤病人中感染阴沟肠杆菌的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抗感染依据。方法:对2006年1-12月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其感染率及耐药状况。结果: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135株,占分离总数的8.9%。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特殊β-内酰胺类(泰能等)和含酶抑制剂复合药耐药率较低,最低者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0.4%),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9%)。结论:阴沟肠杆菌已经成为骨伤病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且有17.6%的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且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阴沟肠杆菌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000.
叶乐勤 《护理研究》2006,20(4):1006-1007
随着医学现代化的发展,深静脉置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深静脉置管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被重视。特别是由静脉置管引起的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越来越多,它可以引起周围脓肿、静脉炎,甚至心内膜炎、菌血症、败血症等。2005年9月我科同一病室3例病人先后发生深静脉置管感染致败血症.且致病菌均为阴沟肠杆菌。我们对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积极找寻护理对策。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