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3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567篇
口腔科学   232篇
临床医学   1747篇
内科学   1037篇
皮肤病学   469篇
神经病学   170篇
特种医学   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12篇
综合类   4106篇
预防医学   1457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1409篇
  12篇
中国医学   775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858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952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738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骨折早期缺氧反应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72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闭合折骨标准的骨折模型,术后采用髓内针固定.随机分成活血化瘀汤组(麻醉苏醒灌服活血化瘀汤,n=36)和生理盐水组(麻醉苏醒灌服等量生理盐水,n=36),分别于灌胃后1、2、3、5、7、14 d处死大鼠,取包括骨折端在内骨折上下各0.5 cm的骨质.应用TR-PCR技术,动态观察HIF-1α mRNA及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在骨折后2 d,骨折端HIF-1α mRNA表达达到高峰;活血化瘀汤组用药后1 d及2 d,骨折端HIF-1α mRNA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性降低(P<0.01);用药后3、5、7、14 d VEGF的表达活血化瘀汤组比生理盐水组显著性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对应组织则不能检测到两者的表达.结论:左胫骨中段闭合骨折引起HIF-1α mRNA及VEGF基因转录和表达发生改变.活血化瘀汤能调控HIF-1α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2.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及 EL ISA阴阳性献血员检测标本 ,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剂试验 (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从而得到各种试剂的检测假阴性和假阳性率。结果 在 2 8份阳性和 2 2份阴性标本的检测中 ,EL ISA试剂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明显低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和 TRUST试剂 (P<0 .0 1)。结论  EL IS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中具有临床价值 ,并可替代 TRUST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构建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pallidum ,Tp)外膜蛋白Gp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检测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 ,并比较梅毒螺旋体各菌株Gpd基因序列的同源度。方法 从TpNichols株基因组模板中PCR扩增Gpd基因 ,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做blast比较 ,定向克隆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ET2 8b( + ) -Gpd ,转入大肠杆菌ril表达菌 ,SDS -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载体上所连目的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Nichols株Gpd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同其他病原性密螺旋体菌株登陆序列比较同源度为 98%~ 1 0 0 %。SDS -PAGE检测诱导产物显示有一Mr约为 41kDa的特异蛋白带 ,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其能与梅毒阳性标准血清反应。结论 Tp原核表达重组体pET2 8b( + ) -Gpd成功构建 ,且能够在ril表达菌中融合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4.
手术治疗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取用锁骨与喙突间螺丝钉加压固定,喙锁韧带修复。结果 24例患术后骨折端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物无松脱,肩锁关节无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本术式治疗成人Ⅱ型锁骨外侧端骨折,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5.
敬告铁道、民航、交通医疗卫生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异物钩取出角膜深层栗刺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用自制异物钩(一次性4号针尖制成,以下简称异物钩)剔除角膜深层栗刺。结果:40例均成功取出,无1例栗刺进入前房,未有1例发生感染。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用自制异物钩剔除角膜深层栗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痰液中检出梨形端丛鞭毛虫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45岁,因咽痛、咳脓性痰于2003年5月6日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T38℃,Hb105g/L,RBC3.49×10~(12)/L,WBC4.6×10~9/L,N62%。L33%,M5%,ESR45mm/h。胸片示:右肺门部及右下肺呈大小不等片状阴影,痰查TB菌阴性。留取痰液用无菌生理盐水涂片做超高倍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梨形端丛鞭毛虫2~5个/HP,虫体成梨形,约6~10μm  相似文献   
57.
Lyme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可以造成多系统的损害。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其诊断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查.本文综述了目前Lyme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8.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59.
小针刀钩切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针刀钩切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诊断明确的PRS患者局麻闭合状态下采用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PRM)约1.5~2、0cm。结果:11例PRS患者中便秘明显改善10例,好转1例,无1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对于开放性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法治疗PRS,小针刀疗法具有微创、易行、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在住院儿童中的流行情况 ,以早期发现幽门螺杆菌产毒株的感染。方法 :采集 2 38例住院儿童末梢血 1 0 0μl,进行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Ig G抗体酶标法免疫检测。结果 :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 Ig G抗体阳性 2 5例 ( 1 0 .5 % ) ,其中3岁以上 1 8例 ( 72 % ) ,明显高于 3岁以下年龄组 ;农村儿童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 ,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结论 :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在儿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虽无胃肠疾病表现 ,仍应引起儿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