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1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721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601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1601篇
内科学   767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4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08篇
综合类   3893篇
预防医学   1145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150篇
  31篇
中国医学   468篇
肿瘤学   590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973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1003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776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关于腰椎滑脱治疗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疼痛原因复杂,治疗常有困难,疗效时有不佳.对伴有腰椎退行性滑脱的腰痛患者的治疗存在是否都需要手术?哪些患者需要手术?哪些不需要手术?若需要手术,应做何种手术?整复、固定、减压、融合?静态影像有轻度滑移是否一定就是不稳?若需要减压,是否常规做椎板切除?若需要融合,应采用何种融合方式?是否一定要内固定?何时应用内固定……等诸多问题.本期邀请了国内部分老、中、轻专家,对上述问题作了精辟讨论,供同道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前路非限制性钛板与限制性钛板固定的三维稳定性.方法:采用6具成人新鲜颈椎标本(C2~T1),在MTS脊柱三维运动系统上先后测量C5/6完整、椎间盘摘除、椎间单纯植骨、限制性钛板及非限制性钛板固定状态下C5~C6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时的活动范围(ROM).结果:单节段椎间盘摘除可造成颈椎明显失稳,单纯椎间植骨可维持颈椎的稳定性.限制性与非限制钛板固定均可以显著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在屈伸及旋转运动中两种钛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侧弯运动时限制性钛板稳定性高于非限制性钛板.结论:在单节段颈椎减压植骨融合时前路限制性与非限制性钛板均可以显著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3.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48-848
为了加强对骨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于2007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融合与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美国费城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学院骨科教授Todd J Albert及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估、分析中年人与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7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根据手术时的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70岁(平均76岁),30例;B组年龄<70y(平均51岁).48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年,平均41个月.疗效评定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29分法评定,两组术前、术后评分、术后改善率以及影像学资料无明显差异,A组全身并发症、椎间塌陷融合、延迟融合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未发现不融合.结论:不同年龄组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老年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采用恰当的手术策略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获得随访86例,随访时间平均20.9个月.采用贾连顺的疗效评定法评定临床结果.结果 临床疗效优良率83.73%,植骨融合率为99.07%.结论 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6.
颈前路减压部分髂骨植骨法供区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是目前脊柱外科较为成熟的术式之一,广泛用于颈椎外伤、颈椎病、颈椎畸形等疾病的治疗,经典方法是椎体次全切除后植入全层髂骨加或不加钢板固定,现在全层髂骨植骨有被钛网植骨、异体骨移植、人工骨、多孔钽、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器取代的趋势,因取全层髂骨有许多并发症,而骨替代物又太贵,所以我们设计一种新的切取髂骨方法,既创伤小、并发症少,又经剂实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7.
108.
SARS相关冠状病毒S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克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S1蛋白编码DN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5T/S1,并诱导表达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合成S1片段,并克隆入载体中,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后把S1序列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5T的多克隆位点,转化大肠杆菌K802,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用于SARS—CoV抗体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GST—S1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纯化后的蛋白用ELISA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相符。结论:成功诱导原核表达并纬化出融合蛋白S1,为将其应用于SARS—CoV的特异性检测和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构建B7-2-PE40KDEL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通过体内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 T细胞,阻断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B7-2-PE40KDEL质粒为模板,采用PCR及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 )-B7-2-PE40KDEL.利用RT-PCR、Western 印迹及ELISA法从mRNA、蛋白质水平检测了B7-2-PE40KDEL在RPE-CHO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对其特异性杀伤高表达CD28 T细胞的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Zeo( )-B7-2-PE40KDE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RPE-CHO细胞后可转录翻译为重组融合毒素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1×103,平均106个转染细胞24 h表达0.23 μg/L.活性测定显示真核载体所表达的B7-2-PE40KDEL可特异性地抑制高表达CD28的人T淋巴细胞系,而对CD28阴性的人白血病细胞系的抑制率较低.结论:真核载体表达的B7-2-PE40KDEL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免疫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展其体内特异性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凋亡素原核表达系统,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PCR方法,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中,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结果 转化有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38300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 凋亡素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能高效表达出凋亡素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