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育法哲学是关于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从具象到抽象的哲学化研究,是对教育法的法哲学研究,具有法学学科属性.理论结构上,教育法哲学确认人的教育权利需求作为教育法现象的内在基质,将抽象的教育规范转化为人们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规范秩序、提升效率、维护公平、弘扬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教育法哲学以权利视角为研究的主要范式,以历史辩证法、分析比较法、系统考察法和交叉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2.
高低强迫倾向个体信息加工灵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红  屈塬 《中外医疗》2010,29(29):65-65,67
用Flanker范式研究不同线索对高低强迫倾向个体加工策略的调节。结果发现,无论线索如何变化,高强迫倾向个体更多地使用集中加工策略,而低强迫倾向个体能根据线索的变化来决定是使用平行加工策略还是集中加工策略。这表明,高强迫倾向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死板。  相似文献   
63.
"行动者"的缺席: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理路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研究。但由于在概念理解中隐没了“公民”的存在,在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必需”的问题上遗忘了其对中国公民主体性觉醒的意义所在,致使在解答“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时,只能单纯围绕“自上而下的建构”还是“自下而上的演进”进行学理性的剖析,却无法在具体实践中给以足够有力的指导。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过程中“行动者”的缺席,即缺乏对“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的凝视与关切。引入“公民行动者”的分析范畴,就是以对公民社会构成主体“行动”的关切冲破“国家——社会”固化分析框架的藩篱,并以行动后果可能存在的意外性和偶然性修正有关公民社会的乌托邦预设,同时通过对中国人和西方人行动逻辑的比较检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从而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答。  相似文献   
64.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等院校学牛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以及"评价者与学生"几大因素间的取舍困惑.分析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基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及评价范式的矛盾冲突,解忖决问题的途径在于寻求价值取向及评价范式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5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之上配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情绪稳定性与错误记忆的相关关系。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情绪自评量表PANAS(中文版),对随机抽取的南通大学大一至大四226名被试进行施测,从中选出情绪稳定者和情绪不稳定者各30名。让60名被试到心理实验中心参与Deese Roediger-McDermott(DRM)实验测试。结果:(1)情绪稳定性与错误记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情绪稳定者比情绪不稳定者更容易出现错误记忆现象;(3)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被试的错误再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习中未出现的关键诱词是引发错误再认的关键词,情绪稳定组比情绪不稳定组在关键诱词上的错误再认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并且情绪稳定组比情绪不稳定组更容易出现错误记忆现象。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国外关于拖沓和大五人格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了解对于拖沓心理的人格因素分析和研究范式.方法 综合国外近20年的相关研究,沿着人格因素研究模式的演进,对拖沓与大五人格因素中神经质、尽责性等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拖沓行为与神经质有中等正相关关系、与尽责性呈显著性负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者之间的协调模式.结论 拖沓行为与大五人格因素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相关人格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对拖沓行为进行策略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68.
幽默感对生理健康的作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幽默因其压力应对、自我调节和人际沟通作用而越来越受到欢迎[1],多数个体渴望拥有幽默的个性[2],幽默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国外学术界对幽默感研究的热情也不断升级。幽默感(sense ofhumor)是把幽默作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是个体差异变量(Ruch,1998)[3],是个体在感受、理解、欣赏、创造、传递和使用幽默的过程中,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整合。目前国外对幽默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幽默感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上。其中,幽默感对生理健康作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尤为多见,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  相似文献   
69.
范式可以概括为科学共同体成员在共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接受了共同的教育、训练和熏陶,他们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学术观点、概念、术语等并遵循相同的方法论原则。我国植物药“物种标准化”范式经历了名物未作规范时期(战国末期),传统本草学多维度考证范式时期(战国末期—20世纪30年代)以及现代植物分类学系统考证范式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今)3个历史时期。传统本草学多维度考证范式是从药名、药物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生长环境、功效以及药材形性特征等为主的多维度考察,以自然属性分类以及名物对应的习惯,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间进行的“物种”考证,以寻求名实间的对应。传统物种标准化的努力进程都是以人的实用性为目的,缺乏从植物自身出发去系统研究符合其规律的分类与命名原则,致使其考证结果不够精准。现代植物分类学考证范式其实就是本草考证,其特点是基于历代文献中关于药物原植物形态、采收季节、产地分布、生态习性、名称、药物功效等资料,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进行考证,以确认药物的物种并以双名法进行学名标定。这一范式结合了传统本草学知识与现代植物分类学知识,物种考证的结果精确。  相似文献   
70.
中西哲学范式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哲学范式的比较研究和平等对话是中西哲学研究在目前取得真正进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哲学范式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看.中西哲学的范式比较可以赋予中西哲学以各自相对平等的地位,从而为中西哲学比较提供了可资比较的前提和基础:从哲学范式所具有的内在性和超越性来看.中西哲学的范式比较可以为深刻揭示各自哲学原创建构的历史特点、发展规律及其理论和方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哲学范式所具有的整体性和强烈地问题意识来看,中西哲学的范式比较可以从根本上克服特征的一般比较的局限性.为深刻揭示中西哲学之所以不同的深层原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