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93篇
预防医学   551篇
药学   22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山楂提取物抑制六价铬的致突变作用。方法: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检测了0.03、0.015和0.0075g/m l山楂提取物对重铬酸钾(含C r6+0.31μg/m l)所致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的影响。同时检测山楂提取物与重铬酸钾的加入顺序对UDS的影响。结果:阳性对照(重铬酸钾,含C r6+0.31μg/m l)组CPM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蒸馏水)组,P<0.01。山楂提取物与重铬酸钾同时加入以及两者间隔2h先后加入均显示山楂提取物浓度与CPM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上述不同加入方法中,山楂提取物的各浓度均显示CPM值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结论:山楂提取物具有抑制C r6+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2.
一种新来源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的致突变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与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比较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的致突变作用.结果在标准平板掺入法试验中,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在0.4~250.0μg/皿范围内,无论有或无S9活化系统,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TA97、TA98、TA100、TA102)的回变菌落数均无明显影响,且回变菌落背景正常.结论新来源天然冰片与合成冰片在该实验室条件下均不具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63.
王欣  王相华 《山东医药》2006,46(16):89-90
SL的预防措施包括:①严格掌握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和烷化剂的用药指征,权衡利弊,慎重决定治疗方案。②通过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以减少远期副作用。③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联合化疗和放疗。④加用干细胞保护剂,具有潜在的治疗保护作用。⑤努力寻找和应用抗诱变剂,以减少药物的致突变作用,例如干扰素可拮抗丝裂霉素C和CTX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对包头市采暖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研究,探讨包头市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方法于采暖期分别采集包西机务段、王府井商厦、居然苑小区、包头医学院4个功能区的PM10样品,采用Ames试验对各个功能区PM10中的有机提取物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 4个功能区PM10中有机提取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突变活性,且具有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其中包西机务段、王府井商厦两点致突变性较强,居然苑小区和包头医学院较弱。结论包头市采暖期PM10中有机提取物成分中存在具有致突变活性的物质,提示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65.
天然药物成分复杂,无法逐一完成系统的致癌性风险评价及体内遗传毒性试验。鉴于计算机毒理学结合体外致突变风险评价方法在遗传毒性杂质致突变性评价方面的快速发展,也可考虑将此评价模式应用于天然药物成分的致突变性筛选与机制研究。从计算机毒理学和体外致突变性评价两方面出发,综述天然药物致突变性的研究方法,为其遗传毒性试验评价及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降血糖活性成分Bellidifolin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莉  陈家春 《医药导报》2008,27(11):1317-1319
目的研究降血糖活性成分Bellidifolin的遗传毒性。方法整体试验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体外试验采用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TA97、TA98、TA100、TA102四个菌株,对Bellidifolin进行Ames实验。结果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结果显示Bellidifolin高、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mes实验显示,在实验设置浓度和加S9或不加S9的实验条件下,受试物对各菌株所诱发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对照的2倍。结论实验结果为阴性,未见Bellidifolin有致突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选择天然橡胶和抗菌活性物质研制成高分子生物抗菌胶膜,对其抗菌效果与性能(稳定性、腐蚀性、影响因素、毒性)进行了检测,为评价、验证、应用该产品的抗菌能力及特性提供依据.[方法]抑菌振荡烧瓶试验测定其抗菌效果和稳定性、腐蚀性、影响因素;小鼠毒理实验测定其毒性.[结果]高分子生物抗菌胶膜是以天然橡胶、海洋生物复合酶、海藻酸聚多糖、海洋甲壳胺活素为主要成分,经特殊工艺胶炼铸成.生物抗菌胶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抗菌率均达99.99%;置54 ℃下放置14 d,37 ℃相对湿度80%,放置90 d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对不锈钢、铜无腐蚀,对碳钢、铝基本无腐蚀性;有机物50%小牛血清对该品抗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对小鼠经口LD50>5 000 mg/kg属实际无毒级;蓄积毒性试验为弱蓄积毒性;蓄积系数k>5;眼刺激试验积分为3.0分,属无刺激性;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积分为0分,属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无致突变性;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高分子生物抗菌胶膜抗菌效果好、稳定性强、无毒、无味、无刺激性、不受干扰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城市回用水中多环芳烃类物质(PAHs)的含量及对p53基因的诱变作用.方法 于2005年8月,分别采集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水处理工艺中的入水和回用水,采用固相萃取法萃取其中的有机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样中16种PAHs的含量.向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中加入提取物,使终浓度分别为50、25、12.5、6.25、3.12、1.56μl/ml,以DMSO为溶剂对照,进行四唑盐比色试验(MTT试验),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向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中加入提取物,使终浓度分别为0.84、1.68、3.34μl/ml,采用D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生物有限公司)提取细胞中基因组DNA并测序.结果 入水和回用水中均检测出PAHs,芴和菲含量最高,入水中分别达785.6、515.8 ng/L,回用水中分别达685.8、312.0 ng/L,其次分别为萘、苊、芘、荧蒽、二氢苊、蒽等.入水、回用水水样中16种PAHs的总浓度分别为1 777.9、1 380.1 ng/L.经过回用水工艺处理后,回用水中PAHs含量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所有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除了1.56μl/ml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目标DNA测序分析显示,入水和回用水提取物均可引起p53基因外显子5的碱基序列发生突变,但未引起p53基因外显子4、6、7、8的碱基序列发生突变.结论 城市回用水中含有PAHs且具有潜在的p53基因诱变作用,提示需进一步改进城市回用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9.
张建江  马永红  杨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74-3475
随着人们安全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饮水安全性的要求亦愈来愈高,但目前我国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大气污  相似文献   
70.
城市回用水有机提取物遗传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城市回用水的遗传毒性.方法 利用固相萃取技术提取城市回用水中有机物,采用Ames试验、体外胞质阻滞法微核试验检测其遗传毒性.结果 在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2次水样萃取物TA98和TA100在相当于原水2000ml/皿剂量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菌现象,2次水样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呈剂量-反应关系,其中1000ml/皿均超过自然回变菌落数的2倍,表明水样对TA98和TA100突变菌株有诱变作用.但在体外胞质阻滞微核试验中,城市回用水并未显示出明显的遗传毒性.结论 城市回用水有机提取物具有一定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