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8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365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7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54篇
内科学   713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687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2902篇
预防医学   111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310篇
  12篇
中国医学   27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侵犯脑膜炎而引起的重症结核病。其发病急缓不定,病程长,病情复杂,亦至颅压升高,甚至形成脑疝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措施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年至2004年共收治了33例结脑病人,进行了系统的抗痨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至今仍是我国较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若能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可减少后遗症 ,降低病死率。但近年不典型病例增多 ,误诊误治时有发生。国内文献报告结脑误诊率 2 2 %~ 32 % [1] 。我院1 989年~ 2 0 0 0年共收治 68例确诊的结脑病人 ,其中早期误漏诊 32例 ,误诊率为 47% ,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共分析 68例结脑病人 ,均符合以下结脑诊断依据[1] :( 1 )有结核病史 ;( 2 )颅内高压与脑膜刺激症状 ;( 3)脑神经障碍与意识障碍 ;( 4 )脑脊液异常 ,蛋白质增高 ,糖和…  相似文献   
53.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探讨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采集32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1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及12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检测血清CRP浓度.对细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了抗生素治疗,待病情控制后再次检测CRP水平,观察CRP对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和健康儿童 (P<0.001).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CRP水平显著下降(P<0.001),接近健康对照者.结论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RP明显升高,提示脑脊膜急性细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可以用来判断疾病的发展、预后.  相似文献   
54.
55.
熊英  王瑶 《山东医药》2006,46(35):65-66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征性,早期诊断困难。2000年1月-2006年2月,我们共确诊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旨在提高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6.
赵汝芬 《山东医药》2006,46(34):84-84
患者女,62岁。因发热、头痛、纳差就诊,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病毒治疗3 d后体温正常,但头痛加重,伴呕吐及视力模糊。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0余年。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腹(-),双侧巴彬氏征、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 15×109/L,中性粒细胞78%;头颅CT未见异常;脑脊液压力220 mmHg,细胞数12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糖及氯化物均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给予镇静、脱水、激素、抗感染、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7 d后,患者头痛无缓解并出现抽搐。为进一步诊治而转上级医院,…  相似文献   
57.
诊断隐球性脑膜炎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冰片开放血-脑脊液屏障(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冰片组和脑膜炎组。经枕大池注入肺炎球菌悬液建立脑膜炎模型,以冰片作为开放BCB的制剂。以连续静脉注射丙戊酸钠后不同时间点的脑脊液中丙戊酸钠浓度变化作为判断BCB通透性的指标;硝酸镧示踪法观察脑组织表现作为BCB通透性的形态指标。给予脑膜炎动物头孢吡肟或冰片+头孢吡肟治疗,记录动物存亡情况;取脑脊液(CSF)进行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查。取脑组织作常规病理染色,以观察冰片开放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对照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冰片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于给药后0.5h时即高于对照组并逐渐上升,至6h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14h时浓度仍高于对照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无硝酸镧颗粒通过BCB,脑膜炎组硝酸镧颗粒分布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外,冰片组弥漫性分布于神经细胞间隙和轴突周围。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后,脑膜炎+冰片组动物存活率(9/12,75%)明显高于脑膜炎组(6/18,66.7%)(P〈0.05),但两组间CSF细胞数及蛋白、葡萄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皮层脑组织HE染色显示,脑膜炎组可见脑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渗出和软化坏死灶,血管“套袖”现象明显,而脑膜炎+冰片组脑组织内炎症细胞渗出较少,无血管“套袖”现象,无明显坏死软化灶。结论 冰片确实能明显增加BCB的通透性并具有可逆性特点,抗生素联合冰片能改善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效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通过4例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病例报告及相关文献资料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来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肥厚性硬脑膜炎主要表现为头痛、脑神经麻痹,MRI表现为硬脑膜增厚呈线条状或斑块状,增强扫描后肥厚的硬脑膜强化。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可表现为多种临床过程,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利于肥厚性硬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0.
四川省部分人群流脑C群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国流脑流行主要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但近年国内由C群菌引起的病例和局部暴发流行时有报道 ;另一方面 ,目前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主要流行C群、B群和Y群 ,W 135群次之 ,而A群较少 ,表现出流行菌群多样化 ,特别是近几年 ,非州脑膜炎带又暴发了新一轮流脑周期性流行并波及到周边国家和地区[1] 。因对外交往频繁 ,其他群流脑由国外传入而引起流行的可能性较大 ,而我国一直应用A群流脑多糖疫苗 ,它的保护作用是群特异性的 ,对其他群流脑菌无预防作用。因此 ,在监测四川省正常人群流脑A群抗体的同时 ,对部分血清进行了流脑C群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