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6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69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578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621篇
内科学   2315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299篇
特种医学   3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14篇
综合类   4558篇
预防医学   940篇
眼科学   81篇
药学   1583篇
  21篇
中国医学   543篇
肿瘤学   260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804篇
  2020年   670篇
  2019年   608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763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慎柔养真汤对脾阴虚型2型糖尿病的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笔着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慎柔养真汤对30例脾阴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脂蛋白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构建及其在供皮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供皮区创面治疗。方法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或同种异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的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将膜片移植于治疗组供皮区创面、适度加压,同时设立对照组:空白材料对照以及传统油纱布对照覆盖创面。于术后5~10d、30d、90d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广谱角蛋白、外皮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测定(偏光显微镜、RTPCR)。结果利用自体及异体表皮细胞和壳聚糖明胶膜能够构建出人表皮细胞膜片,应用于临床供皮区创面治疗15例,经过3个月随访,疗效肯定。移植膜片创面愈合时间(8.1±1.3)d,空白材料对照区为(16.2±3.8)d,空白油纱布对照区为(23.0±5.8)d。移植膜片存活良好,结构较完整、术后30d及90d观察:12例无明显增生,3例有轻度增生(20.0%),而空白油纱布对照区11例遗留增生性瘢痕(74.4%,χ2=8.127,P<0.01)。结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能促进供皮区创面早期愈合并减少后期瘢痕增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脂质低密度(LDL)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加减下瘀血汤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下LDL和OX-LDL对小鼠肾足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再用不同浓度加减下瘀血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别用RT-PCR及ELISA检测足细胞分泌VEGF的变化.结果:LDL和OX-LDL可使肾足细胞分泌VEGF明显增高,且有浓度依赖性.中药加减下瘀血汤含药血清的干预可以明显抑制脂质诱导肾足细胞VEGF的高表达.结论:LDL和OX-LDL可以通过促进足细胞分泌VEGF增加而加重脂质肾毒性,而中药加减下瘀血汤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诱导足细胞分泌过多VEGF,从而保护足细胞的脂质损伤.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脂蛋白残粒RLP-c作为新的脂质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分离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冠心病组(CHD)和2型糖尿病组(T2DM)的RLP-c水平,并比较RLP-c与其他脂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和T2DM组RLP-c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其水平与甘油三脂(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度相关(P<0.01)。结论 RLP-c可用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伊贝沙坦治疗组(I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所有大鼠均给以普通饲料喂养,I组大鼠每天以伊贝沙坦15mg·kg-1·d-1灌胃,C组和D组大鼠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测体重及血糖,处死大鼠后取骨,应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进行骨组织形态密度计量学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骨组织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12周末,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光镜下均出现骨质疏松表现,I组骨质疏松程度比D组轻.骨组织定量分析显示,MTVT在D组及I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MTPS在D组及I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I组与D组大鼠骨组织相比,MTPT显著增加及MTPS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与C组大鼠比较,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显著降低(P<0.01);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又较D组显著增加(P<0.01).骨组织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ANKL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则明显高于D组(P<0.01).而RANKL mRNA在I组和D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伊贝沙坦可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降低的OPG mRNA表达水平得以部分恢复,上调OPG/RANKL比值,这可能与伊贝沙坦的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6.
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非单一的脂蛋白颗粒,按颗粒大小,HDL可大致分为HDL2和HDL3,LDL分为LDLa和LDLb。大量研究显示,HDL和LDL亚类可能是比HDL和LDL更有效的心血管病危险预示指标。测定HDL和LDL亚类的方法有多种,但定量不够准确、不同方法结果缺乏可比性。脂蛋  相似文献   
37.
<正> 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主要是通过少量液体经紫外线照射和充入氧、臭氧后输入人体所致的一系列变化从它对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而使血中胆固醇及脂肪含量降低。我们对30例伴高脂血症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肾移植患者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察了46例肾移植患者血浆脂质代谢的改变,结果显示,肾移植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载脂蛋白(apo)B100明显升高,而apoAI、apoAIapoCⅡ/apoCⅢ明显降低,同时还观察到,有心脑血管合并症的病者血TC、TG、TC/HDL-c、apoB100升高apoAI降低比合并症的病者更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肾移植后脂质代谢有明显改变,且存在加  相似文献   
39.
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阐明脂蛋白(a)水平增高是否为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及其与不同部位梗塞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87例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含量,与对照组112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血清中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Lp(a)增高的发生率在脑梗塞组(33.3%)、深穿支动脉闭塞(PAO)亚组(32.3%)及皮层支动脉闭塞(CAO)亚组(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4%)。血清Lp(a)水平增高的相对危险度比数比(OR)为8.83。此外,9例有糖尿病病史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较78例无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血清Lp(a)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结果表明,血清Lp(a)水平增高是脑梗塞及PAO和CAO亚组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或糖尿病史可能是影响血清Lp(a)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40.
对31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AST/ALT比值动态测定,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病6h组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后8~12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后18~24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发病后4~6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心肌梗塞患者AST/ALT比值的变化情况是随疾病时间延长而呈现出升高→峰值→恢复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