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2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58篇
预防医学   238篇
药学   349篇
  3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比较合成和天然左旋石杉碱甲(HupA)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比色法用于测定胆碱酯酶活性,小鼠水迷宫用于评价促智作用.结果:合成HupA抑制大鼠皮层和红细胞膜乙酰胆碱酯酶的IC50值分别为647(526-795),539(436-666)nmol·L-1,抑制大鼠血清丁酰胆碱酯酶的IC50为536(449-638)μmol·L-1.灌服合成HupA(012-048mg·kg-1),量效依赖性抑制小鼠体内的胆碱酯酶.行为实验证明,合成HupA(005mg·kg-1)明显地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损害.合成HupA具有与天然HupA相等的效力.结论:合成HupA与天然HupA具有相似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3.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类化合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入人体。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是通过有机磷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从而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发生一系列临床中毒症状。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毒草碱样症状,如恶心、呕吐、多汗、流涎、瞳孔缩小、胸闷、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烟碱样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束震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意识模糊、昏迷。  相似文献   
24.
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时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对胆碱酯酶(ChE)活力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抢救,治疗组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监测抢救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段2组ChE活力。结果 两组ChE活力均改善,但使用纳洛酮治疗组任一时间点任一剂量段ChE活力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内源性阿片样肽可能是一种调节机制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纳洛酮疗效确认,使用安全、可作抢救AOPP时的主要辅助用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有机磷进入体内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受抑制而丧失了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造成大量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的过度兴奋,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上产生一系列症状及特征。我院2005年收治一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理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27.
氧化苦参碱对胆碱酯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 (OM)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 ,胆碱酯酶 (ChE)的动态变化及与同期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及其他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 4组 ;A组 31例 (静脉注射OM) ,B组 30例 (口服OM) ,C组 7例 (肌内注射OM) ,D组 30例 (一般护肝药物 ,不用OM)。定期检测血清ChE、ALB、PTA、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清补体 1型受体 (sCR1)、红细胞黏附功能 (EIIAF)指标。结果 A、B、C 3组在治疗中ChE明显下降 ,治疗前中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0 0 2 3) ;同时在ChE数值及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0 1)。A、B、C 3组在治疗前中后 ,ALB、PTA随病情而变化 (P值均 >0 0 5 )。4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 ,ChE的下降并不伴随肝功能的恶化。结论 OM制剂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ChE明显下降 ,但反映肝脏实质功能的ALB、PTA等指标无改变 ,ALT、AST、TBiL好转。在OM治疗结束后 ,ChE迅速恢复正常。所以 ,ChE的下降并不表明病情的恶化 ,其机理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肝脏酶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113例肝病患者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并与32例正常体检者作对照组比较.结果各型肝病患者的血清ALT、急性黄疸肝炎组的血清GGT及慢性肝炎重度组血清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CHE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ALT、AST、GGT、CHE是肝病较为敏感指标,作为肝功能检测组合.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血清胆碱酯酶(ChE)、血管生成素-1(Ang-1)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收的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77例、死亡组41例,统计所有患者确诊48 h内血清ChE、Ang-1和IL-6水平,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单因素分析中死亡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年龄大,SOFA评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IL-6和Ang-1水平升高,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ChE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OFA评分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hE、Ang-1和IL-6联合预测感染性休克28 d死亡的AUC为0.903,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0.823、0.740、0.714。结论 预后不良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hE下降,Ang-1、IL-6水平升高,年龄,SOFA评分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ChE、Ang-1和IL-6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0.
傅慧琴 《中原医刊》2001,28(4):27-27
目的:探讨胆石症、胆碱酯酶与结肠癌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统计。结果:50例结肠癌中,伴胆石症者占32%,伴胆碱酯酶降低者占76%。而右半结肠癌伴胆碱石症高于左半结肠癌(P<0.001),右半结肠癌伴胆碱酯酶降低高于左半结肠(P<0.001)。结论:胆石症的存在和胆碱酯酶的降低均与结肠癌的发病增高有一定的关系,尤与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