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64篇
  免费   5057篇
  国内免费   5433篇
耳鼻咽喉   434篇
儿科学   1249篇
妇产科学   685篇
基础医学   5954篇
口腔科学   683篇
临床医学   15197篇
内科学   12234篇
皮肤病学   1213篇
神经病学   2378篇
特种医学   21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3841篇
综合类   30835篇
预防医学   8276篇
眼科学   651篇
药学   15902篇
  70篇
中国医学   9470篇
肿瘤学   2235篇
  2024年   501篇
  2023年   1625篇
  2022年   1547篇
  2021年   1938篇
  2020年   1954篇
  2019年   2301篇
  2018年   1264篇
  2017年   2123篇
  2016年   2343篇
  2015年   2847篇
  2014年   4238篇
  2013年   4390篇
  2012年   5837篇
  2011年   6712篇
  2010年   6115篇
  2009年   6374篇
  2008年   7057篇
  2007年   6611篇
  2006年   6146篇
  2005年   6539篇
  2004年   5335篇
  2003年   4805篇
  2002年   3883篇
  2001年   3380篇
  2000年   2525篇
  1999年   2216篇
  1998年   2067篇
  1997年   1839篇
  1996年   1702篇
  1995年   1561篇
  1994年   1275篇
  1993年   956篇
  1992年   782篇
  1991年   790篇
  1990年   619篇
  1989年   641篇
  1988年   272篇
  1987年   174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患者,女,57岁。躯干部白色丘疹3年。本例皮肤镜表现独特之处在偏振光浸润模式下与典型脂溢性角化病不同,由于色素减退,皮沟与皮嵴表现为浅褐色背景下放射状分布亮白色线状条纹,呈珊瑚样结构。  相似文献   
62.
63.
64.
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应用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ELISA和GICA 4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86份患者血清标本中,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IgM-ELISA、IgG-ELISA、IgM-GICA、IgG-GICA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分别为82份(95.34%)、79份(91.86%)、41份(47.67%)、8份(9.3%)、19份(22.09%)和3份(3.49%)。极速实时荧光PCR特异度为100%,灵敏度达到1×103拷贝/mL,3次重复扩增试验显示其Ct值变异系数均<2%。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展的1期、2期、3期病程中,极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1份(97.62%)、34份(94.44%)、7份(87.50%),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9份(92.86%)、33份(91.67%)、7份(87.50%),在1期和2期两个病程,极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略高;IgM-ELISA阳性检出率从1期(28.57%)到3期(87.50%)显著增高,2期、3期与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47、7.561,均P<0.01);IgM-GICA的阳性检出率从1期(14.29%)到2期(33.33%)也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检出率偏低。1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0、55.080、49.010、64.340,均P<0.01)。2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46.720、23.700、50.630,均P<0.01)。3期,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和IgM-ELISA表现出同样高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gG-ELISA和GICA(IgM和IgG)。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和IgG-ELISA、IgM-GICA、IgG-GIC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6.250,P<0.05)。结论极速实时荧光PCR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早期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重复性好、稳定度高,与传统实时荧光PCR相比大大缩短了扩增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临床表现及不同基因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收集一CMT家系8名成员临床资料,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及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PMP22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选择60名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该家系中患病者以行走不稳、跨阈步态,伴有弓形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家系中5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及MLPA方法均检测出PMP22基因重复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有4名(Ⅱ3、Ⅱ9、Ⅱ11、Ⅲ7),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序列的为携带者有1名(Ⅲ5),家系中余3名成员及对照组60名均未见重复序列。结论基因检测在明确CM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且MLPA法筛查基因时操作更简便、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6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66-5567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评分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节苷脂联合舒血宁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智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胱抑素C(CysC)、骨桥蛋白(OPN)、免疫球蛋白A1(IgA1)水平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中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科室收治的紫癜性肾炎患儿39例,设为HSPN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APN、CysC、OPN、IgA1水平;分析HSPN发生率与APN、CysC、OPN、IgA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SP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SPN组胱抑素C、骨桥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SPN患儿发生率与血清APN呈负相关性(P0.05);HSPN患儿发生率与CysC、OPN、IgA1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APN、CysC、OPN、IgA1的检测在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检测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和eNOS)在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和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NOS和eNOS在30例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蜡块(LSC)、3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蜡块(LS)和10例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并以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量各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iNOS和eNOS在外阴正常皮肤中无表达;在LSC中iNOS和eNOS每视野平均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83±3.79和17.86±4.82,高于LS的8.00±3.35和6.43±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SC和正常皮肤中MVD分别为21.58±2.48和20.44±3.66,高于LS(10.34±2.83)。iNOS和e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Kappa=0.811,P<0.05)。结论:iNOS和eNOS可能与LSC炎症过程中的血管扩张有关;在LS皮损真皮中微血管减少,iNOS和eNOS可代偿性地改善LS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69.
列酮类药物与高血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列酮类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改善胰岛素抵抗,是临床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列酮类药物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良性影响.正确认识列酮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有助于防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70.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重要药物,胰腺功能障碍是其严重毒副作用之一.以往强调为预防胰腺功能障碍,在使用L-asp时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但有研究认为在L-asp停药后从低脂饮食过渡到普食阶段,由于饮食质量发生明显改变会造成胰腺分泌水平增加,从而诱发胰腺炎[1].为此,我们对L-asp化疗期间的患儿采用饮食干预,以期探索配合L-asp化疗顺利进行的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