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20篇
  免费   3134篇
  国内免费   2449篇
耳鼻咽喉   334篇
儿科学   992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2217篇
口腔科学   187篇
临床医学   13153篇
内科学   3791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28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篇
外科学   11562篇
综合类   23547篇
预防医学   4532篇
眼科学   195篇
药学   8455篇
  117篇
中国医学   10556篇
肿瘤学   1776篇
  2024年   447篇
  2023年   1695篇
  2022年   1475篇
  2021年   1889篇
  2020年   1847篇
  2019年   2011篇
  2018年   940篇
  2017年   1674篇
  2016年   1914篇
  2015年   2225篇
  2014年   3894篇
  2013年   3877篇
  2012年   4788篇
  2011年   5219篇
  2010年   4714篇
  2009年   4542篇
  2008年   4716篇
  2007年   4321篇
  2006年   3754篇
  2005年   3950篇
  2004年   3497篇
  2003年   3300篇
  2002年   2697篇
  2001年   2513篇
  2000年   2013篇
  1999年   1804篇
  1998年   1560篇
  1997年   1471篇
  1996年   1413篇
  1995年   1119篇
  1994年   853篇
  1993年   699篇
  1992年   481篇
  1991年   459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362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T平扫示右肾实质向肾盂内突入一实性软组织肿块,呈均匀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CT增强扫描皮质期强化欠均匀,实质期及分泌期肿块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且趋向均匀强化。MRI平扫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均匀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略低信号。增强检查多期相上肿块呈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且趋向均匀。镜下肿瘤组织呈束状、席纹状交错排列;瘤细胞呈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结果为CD34、CD99、Vim阳性表达。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肾实性肿瘤的诊断中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曲芳萱  边义莹  于洋  安洋 《解剖科学进展》2020,26(4):374-377,382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模型组(HS组)及肾康注射液治疗组(SK组),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HS组自体血液回输复苏,SK组予以腹腔注射肾康注射液,各组于HS发生后4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浓度变化,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3、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HS组大鼠肾功能损伤严重,血清中SCr、BUN浓度明显升高,病理学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结构破坏严重,界线不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蛋白沉积,肾脏纤维化程度较高。经肾康注射液干预后,SK组肾功能明显减轻,血清中SCr、BUN浓度明显降低,病理学观察到肾小球上皮细胞结构完整,界线清楚,细胞排列基本有序,仅可见少量胶原蛋白沉积,纤维化程度较轻,同时,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3、p-smad3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肾康注射液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肾功能损伤,抑制肾脏纤维化,与其下调TGF-β1、smad3、p-smad3蛋白表达,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5.
侯银萌  李硕  王泠 《护理学杂志》2020,35(19):105-109
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的概念、危险因素、国内外发生率进行简要介绍。从皮肤长期接触水分导致浸渍,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增强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发病机制视角综述目前局部护理新进展,包括避免与水分长期接触、清洁、保湿、皮肤保护、使用温和的产品5个方面,旨在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富马酸二甲酯(DMF)和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DMF组,每组15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双蒸水灌胃1次;模型组大鼠每天一次性腹腔注射一水乙醛酸80 mg/kg;DMF组大鼠每天DMF 25 mg/kg灌胃处理,连续14 d。比较3组大鼠肾脏草酸钙晶体含量、氧化应激指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的差异;比较3组大鼠尿钙、尿草酸含量、尿量、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未见明显草酸钙晶体,DMF组比模型组草酸钙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DMF组血肌酐含量均明显升高,且DMF组低于模型组(P<0.05)。3组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rf2和HO-1明显降低,且模型组低于DMF组(P<0.05)。结论:DMF可以有效降低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的草酸钙晶体附着以及缓解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DMF诱导Nrf2和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尿路造口患者术后12个月生命质量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接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203例患者随访12个月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尿路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非造口相关不适,因造口并发症急诊或入院治疗,以及定期参加造口人活动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路造口患者生命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尿路造口患者的管理中应关注女性、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关注危急造口相关并发症和非造口相关不适,以及提高感知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9.
肾虚证动物模型一直是中医证候研究的重点,提供与人类疾病类似的肾虚证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肾虚证本质及其治疗。近年来建立了不少肾虚证动物模型,然而不同的肾虚证模型特点也不尽相同。对临床常见肾虚证型,从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虚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以期为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证候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