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9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03篇
内科学   127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75篇
综合类   1693篇
预防医学   73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622篇
  10篇
中国医学   819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免T管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6例。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8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95ml。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10d,平均7d。11例随访2~16个月,平均7.6月,优10例,良1例,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用一段约10cm长带系膜的游离空肠,在腹壁与胆道之间建立一条潜在的永久性通道,为术后胆石病复发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组81例病人中11例(13.58%)因术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再住院,全部经此通道做经皮穿刺胆道引流。避免了急诊手术。17例(20.99%)术后残余(或复发)结石中的16例,经游离空肠通道(以下简称通道)取石治愈,治愈率94.12%,避免了经腹胆道再手术。1例经通道取石失败,改做经腹胆道再手术取石,占本组需再手术取石的5.88%,为全组病人的1.23%(1/81)。本术式在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成形后亦可完成空肠内引流而与各种形式胆肠内引流的主要区别在于不改变胆道解剖与生理,因此,成功地避免了逆行性胆道感染、消化性溃疡和盲端综台征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解142团托幼机构、学龄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患病情况,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强学校寄生虫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监测,以促进垦区重点人群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按期实现寄生虫病防治“九五”规划目标,我们对本团4—16岁人群进行了寄生虫病的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肝胆管结石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胁痛”、“胆癉”的范畴。本病多因过食辛辣、油腻食品,以致胃热胆郁,肝失条达,辄因外邪诱发而成;亦有因忧思郁怒,伤及肝脾,忧思伤脾,则脾不化湿,暴怒伤肝,则肝失疏泄,肝郁脾湿,胆失通降,清汁内停,久而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系列治疗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①系列治疗前各项影像学检查、胆道镜检查,了解肝胆管结石的数量、分布,有无肝胆管狭窄存在及程度、肝萎缩范围。②术前系列治疗:驱蛔治疗、消炎利胆药物使用、经T管胆道冲洗、经T管瘘道胆道镜治疗。③手术与术中系列治疗:以手术为主体,同时采用术中胆道镜、术中胆道造影等措施发现并去除结石、病灶。④术后系列治疗:术后胆道镜,术后经胆道外引流管射流震荡冲洗,持续灌注冲洗,溶石液溶石治疗。结果:术中胆道镜等系治疗应用后使手术残石率由79%(314/398)降低为24%(96/398),经术后胆道镜等系列治疗后,最终残石率降低为2%(19/786)。结论:①只有采取系列性治疗措施,考验从根本上改善肝胆管结石的疗效。②胆道镜外科技术在系列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必要的术前检查使术在术前对手术的难度即有充分的估计,必要的术前治疗可使手术的难度降低,应尽量避免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与开放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观察,试验病例为300例。结果: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为87.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P<0.05)。对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所致的胁肋胀痛、身目俱黄、烦热口苦、脘闷腹胀、恶心纳呆、神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溏滞不爽或秘结等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总有效率为9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疗效稳定。与降酶灵胶囊、乙肝解毒胶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毒胶囊对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使用安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宏伟  赵明山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22-2624
我国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意识到自然界的毒虫对人的侵害。殷商甲骨文出现“蛊”字,说明于三千多年前已发现了人体内寄生之虫。战国秦汉以来的许多古医籍记载了多种寄生虫病,涉及到当代人体寄生虫学所列的蠕虫病、原虫病和昆虫病,有的记载还属于世界首创。所载防治寄生虫病的方法和药物,于今仍有实际意义,应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龙胆泻肝汤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近代多用《医宗金鉴》方。其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组成。因其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皮肤疾病中,对带状疱疹、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丹毒、药疹、接触性皮炎、急性女阴溃疡、红皮病、足癣继发感染等,均有独特疗效。兹举三案浅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表现形式,据悉尼系统新分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反流性胃炎的一种,是特殊类型胃炎。我院于1986年6月~2003年10月行胃镜检查患者6312例,经内镜确诊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231例,同时做腹部B超对照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