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9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76篇
预防医学   175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80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铂类药物由于在肿瘤治疗方面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许多肿瘤联合用药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铂类药物存在一定的毒性,可能对接触者的血液系统产生影响,为此,我们于2011年4月对鞍山市某制药厂接触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工人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胸部影像表现与肺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职业性尘肺病患者130例,每例患者在1 d内接受胸部高千伏摄影(HKV)、胸部螺旋CT和肺功能检查。依据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对每位患者的HKV和CT胸部影像表现进行综合集体评判,将不同影像表现与肺功能分级分析比较。
  结果  HKV联合CT对q型小阴影、小阴影聚集、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HKV(P < 0.05);影像分级与肺功能分级、肺功能异常率之间呈正相关(G=0.726、rs=0.640,P < 0.01),尘肺小阴影总体密集度越高,分布肺区越多,患者肺功能障碍情况越严重;尘肺阴影直径(或宽度)越大,肺功能异常率越高(rs=0.410,P < 0.01),存在小阴影聚集和/或大阴影表现的患者,肺功能分级要高于仅有小阴影的患者(P < 0.05);不同小阴影形态患者的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有不规则小阴影的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受影响更大。
  结论  不同影像表现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且影像改变越显著,肺功能障碍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94.
核医学科室是临床上比较特殊的科室。相对于其他科室来说,核医学科室的医护人员更容易受到职业性损伤。核医学科室的医护人员受到的职业性损伤主要包括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事故性损伤和心理性损伤。核医学科室的医护人员只有加强自我防护,才能减少受到的伤害,维护自身的健康。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结果在大学生4种性别角色类型中,双性化占33.1%、未分化占29.0%、女性化占20.4%、男性化占17.5%。大学生的男性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女性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13.647,26.957;P<0.05),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上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处于中等水平,应该弱化其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以促使其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泸州市某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重症科、手术室工作的64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和护士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各部位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多明显升高(P0.05)。科室间比较,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急诊重症科护理人员患病率最高;儿科护理人员患病率最低。患病组护理人员的工龄、月值夜班天数、日工作时间、每小时重复动作次数均高于非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工龄、月值夜班数、日工作时长、重复护理动作是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结论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较高,护士工龄、月值夜班数、日工作时长、重复护理动作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
分别对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OACD)患者和刺激性皮炎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IgA、IgM、C_3、C_4水平检测,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分析。OACD组总IgE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对照组,CD~+_3T细胞、CD~+_4T细胞、CD~+_4/CD~+_8比值均降低,CD~+_8T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ACD患者血清IgG、C_3和C_4升高、IgA和IgM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OAC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异常,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对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白内障患者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对45例患者实施治疗,B超检查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改变情况,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的时间的治疗以后,45例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眼部的眼动脉收缩期的平均血流速度、眼动脉舒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的平均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期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提高,其中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性TNT白内障患者,其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存在供血不足的问题,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的治疗方法来扩张眼部血管、增加眼部血流量,对于改善TNT白内障患者眼部的血流动力、促进其视力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
护理职业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其压力来源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对象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科护理工作所面对的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在护理工作中正确地面对和缓解、消除压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护士应明确及分析压力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0.
正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样症状,多出现头痛、头晕、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我科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改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的睡眠质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科共收治职业性慢性苯中毒62例,其中男12例、女50例,年龄57~86岁,均经沈阳市职业病诊断组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均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