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3篇
  免费   1395篇
  国内免费   1354篇
耳鼻咽喉   172篇
儿科学   216篇
妇产科学   354篇
基础医学   1696篇
口腔科学   229篇
临床医学   2649篇
内科学   2567篇
皮肤病学   143篇
神经病学   411篇
特种医学   5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1334篇
综合类   6894篇
预防医学   1685篇
眼科学   202篇
药学   3256篇
  31篇
中国医学   2067篇
肿瘤学   2100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82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973篇
  2013年   1048篇
  2012年   1517篇
  2011年   1718篇
  2010年   1477篇
  2009年   1509篇
  2008年   2009篇
  2007年   1699篇
  2006年   1570篇
  2005年   1777篇
  2004年   1248篇
  2003年   976篇
  2002年   698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16例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常规服用强力生白片、鲨肝醇;治疗组(n=55)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化疗前及化疗后1、2、3w分别查血常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WBC在化疗后,1、2、3w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在化疗后第3w、PLT在化疗后第2w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七氟醚在成人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16  
门诊手术麻醉药的现状门诊手术的理想麻醉药应具有下述特点:(1)诱导平稳、快速,不引起疼痛及刺激;(2)能为手术提供充分的镇静、遗忘、镇痛及肌松;(3)副作用如心血管、呼吸抑制等无或最小;(4)苏醒快、无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5)麻醉深度易调节;(6)在术后早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7)有好的效价比。但目前仍无一种麻醉药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丙泊酚应用于临床以后,成为目前门诊手术非常普遍使用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其优点是:诱导快速而平稳,苏醒快,有弱的止吐作用。其缺点是:注射时会产生疼痛,可引起血压下降,麻醉深度的…  相似文献   
33.
例1女性,66岁。因发现右乳腺肿物1月入院,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在全麻下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学诊断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2/12。第5d化验:WBC9·8×109/L,RBC3·62×1012/L,PLT208×109/L,第6d行CMF化疗(CTX400mg/m2MTX20mg/m2FUDR400mg/m2),第1、8d静脉注射。第6d后出现口腔溃疡,经口服维生素B2、局部用口腔溃疡膜治疗,第9d上午发现口腔溃疡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呕血、便血、皮下瘀斑、急查血常规WBC0·55×109/L,RBC2·83×1012/L,PLT18×109/L,诊断为急性骨髓抑制。给予积极抢救,用惠尔…  相似文献   
34.
1骨梗死 已知大量应用激素治疗可发生骨髓梗死[1].骨梗死就是骨髓坏死.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最常发生在股骨远段和胫骨近段的骨髓内.亦见有肱骨、不规则骨,甚至腰椎骨梗死.  相似文献   
35.
抑制肿瘤过度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是人类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INGl(Inhibitor of grouth-1)是Garkavtsev等[1]发现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 INGl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33~34[2,3],由3个外显子(1a,1b和2)和2个内含子组成,有4种mRNA变异体:P47ING1、P32ING1、P24ING1、P33ING1,其中以P33ING1最为重要,其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偶见细胞浆,ING1基因的低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其异常表现有基因突变、重排、缺失和表达水平降低等多种形式[4,5].现就P33ING1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6.
抑癌基因KLF-6和AP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KLF-6和AP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KLF-6和APC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KLF-6与APC的mRNA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37、5%和34,3%,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96.9%和93.8%(P〈0.05)。KLF-6与APC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8.1%和25.0%,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81.3%和84.4%(P〈0.05)。KLF-6与AP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并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抑癌基因KLF-6和APC的低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且两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关于抑制素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梅  李慕军 《医学综述》2006,12(10):579-581
1923年,随着生殖腺反馈调节垂体功能的概念的提出,关于抑制素的研究开始了。抑制素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物质,能够抑制垂体细胞的活性。1932年,这种物质在水状的睾丸提取物中得到证实,并被命名为抑制素。又经过了50多年的研究,到1985年,抑制素才被纯化和克隆。而直到化验技术的进步使人和动物的循环浓度得以分析,抑制素的生理活性的揭示才得以完成。本文综述抑制素的历史、生理作用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最新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8.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从中医西医两个方面阐述骨髓抑制防治的方法,为骨髓抑制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结直肠癌APC基因的PCR—SSCP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洪卫 《癌症》1997,16(4):309-311
结直肠癌APC基因的PCR-SSCP检测研究进展许洪卫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式反应大肠肿瘤中图号R735.34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等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而深入。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UCHL-1、L26及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1(LMP-1),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及EB病毒转化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EBERs。结果:21例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EBERs5例阳性的(23.8%),其中给内淋巴瘤3例,肺和胃肠淋巴瘤各1例。阳性细胞约占肿瘤细胞的10%~70%。5例EBERs阳性病例中仅1例表达LMP-1,为结内淋巴瘤。结论: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可能与EBV的感染有关,LMP-1的阳性率较EBERs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